□蚌埠新闻网记者 余小乔/整理 刘晨/图
主讲人:关 于 共青团蚌埠市委书记、党组书记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一带两轴,一区一环。
■编者按
随着新时代新担当大讨论的不断深入,每一位对蚌埠未来发展抱有殷切期待的人,都在结合自身工作,结合蚌埠发展实际,结合加快建设“两个中心”的要求,认真思考着“我能为中心做什么”的时代命题。
中心城市是怎样形成的,怎样看待省委赋予蚌埠建设“两个中心”的时代使命?蚌埠在皖北、在全省、在淮河流域,以及淮河流域在全国经济版图中是什么样的状况?蚌埠在逐梦“两个中心”的征程中如何选择更优的路径,蚌埠的城市规划为建成“两个中心”提供了怎样的铺垫与指引?本周二上午,团市委书记关于走进本报“传媒大讲堂”,激情开讲,为您回答上述问题。本报根据录音进行了文字整理,将他的智慧回答呈现于版面,为我们的大讨论营造更浓厚的氛围,为我们的中心城市建设助力。
■精彩观点
●淮河流域缺乏重要发展轴线与核心都市圈的支撑带动,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阴影区”。
●蚌埠能否在未来的城市区域协作中扮演重要的节点和角色,就在于能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蚌埠突围的关键在于从交通节点向功能性节点转变,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如何实现人、产业、服务三方面的有机平衡,是城市发展建设最本质的追问。
■嘉宾简介
关于,东南大学城市规划博士,博士学习期间先后参与《后工业化时期城市老工业区转型与更新再发展研究》、《基于系统耦合与功能提升的城市中心再开发研究》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城市化中后期城市中心的功能转型与空间重构》、《城市中心区内部结构协同演化研究》等论文。自2012年至2018年在市城乡规划局工作期间,先后牵头《淮河流域蚌埠城市定位研究》、《区域视角下蚌埠定位研究》、《蚌埠“多规合一”和空间规划》、《蚌埠总体城市设计》并参与《蚌淮城市组群规划》编制工作。
建设“两个中心” 蚌埠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资本循环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新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之一大卫?哈维,在马克思经济学基础上,将马克思对于资本循环的理解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展到更为广泛的领域,提出资本的“三循环理论”以及资本对空间的压缩与修补功能,从一种新的纬度审视了资本的演化,解释了现代城市的产生与演化的内在逻辑。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也为我们回顾和审视这40年发展提供了新的角度。
我的解读是:现代城市的产生就是资本聚集的产物,城市在区域中扮演什么、城市内部需要发生什么,都需要围绕资本来展开。
放眼全球,无论是古丝绸之路还是荷兰海上马车夫,资本之于空间联通的发展逻辑,就在于在全球化生产网络中形成了重要城市,这些重要城市又在全球化体系中形成更多层级的重要节点。在这些节点中扮演着更重要角色的,就是区域中心城市。
通过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总体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版图与世界生产体系之间的衔接。把视野拉回国内,全国的城镇体系规划已经明晰了“一带七轴”(一带指沿海城镇带,是沿渤海、东海、黄海和南海的沿海城镇发展带,重点发展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个重点城镇群;七轴指七条依托国家主要交通轴形成的城镇联系通道)的空间结构,而蚌埠,却游离于“一带一路”大战略下国家大力支持建设的城市群之外。而在这个城市群体系中,包括在“一带七轴”主要轴线中,蚌埠所处的淮河流域都是一片空白。
这就需要蚌埠在这个空白中对自己的战略定位进行一番思考:如何在“一带七轴”格局下形成从长三角向中原地区,从京津冀到长三角地区的贯通东西、连接南北的联系?
回头看蚌埠,蚌埠作为京沪高铁与京福高铁的快捷通道的交会点,一度能够充分参与全国城市的分工合作,但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因为,蚌埠交通的首位度在“一带一路”国家城市群建设中被削弱,而随着优势要素的流失,快捷交通俨然已成为蚌埠发展的“双刃剑”。个中原因,自然也与蚌埠本身的城市体量、规模以及产业发展程度无法达到中心城市层级,缺乏城市吸引力密切关联。
2016年10月,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支持蚌埠建成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省“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深入推动蚌埠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去年10月,《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准颁布,蚌埠作为淮河流域区域性中心城市赫然在列。至此,蚌埠被赋予“两个中心”的清晰定位,写入省级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那么,在“两个中心”目标下,蚌埠又该如何自处呢?个人认为,“两个中心”建设必须建立在对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的区域发展状况进行一番理性分析。
国家视野下的淮河流域和皖北,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滞后的发展“洼地”。与周边城市群相比,它们不仅是经济产业的“洼地”,还是缺乏国家战略关注引导的政策“洼地”,属于国家战略真空地区,比如,欧亚大陆桥与长江经济带之间,“一带一路”、国家十三五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均未提及沿淮发展带。
区域中的淮河流域,是周边城市的“腹地”。受省域行政范围影响,它们既与省会及中心城市联系紧密,同时又面临着被省内高等级都市圈肢解的命运。主要是因为,淮河流域缺乏整体性,内部缺乏中心城市,没有重要发展轴线与核心都市圈的支撑带动,成为区域发展的“阴影区”。同时,蚌埠所处的皖北城市群与周边几大城市群也缺乏有效衔接。
淮河自身的整体要素又如何呢?航运等级低、连通弱,环境保护压力大、防治能力低,文化特色挖掘不够、经营缺乏统筹,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淮河自身就是资源环境的“凹地”。
在分析完整个淮河流域城市发展的状况、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整体要素开发等情况后,我们也要认识到,建设“两个中心”,蚌埠还面临着以下三个发展趋势和三个挑战——
趋势一:整个淮河流域呈工业化拉动态势,增长重心在近几年回归中游地区。具体到蚌埠,近几年,蚌埠经济总量占比增加显著,二产占比增速明显。
挑战一: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淮河流域,发展模式仍以投资为主,经济和产业要素集聚能力弱。对蚌埠而言,经济集聚能力远落后于省内“双核”——合肥和芜湖,一些科研院所、驻蚌单位等核心资源,更是纷纷向更高等级城市流失。这种情况下,如何优化蚌埠产业结构,激发外向型经济活力?
趋势二:交通条件改善呈现东西拓展态势。目前的现状是,依托京沪廊道,南北方向是城市主要联系与发展方向。但是,随着水运振兴战略和引江济淮工程的实施,以及已列入十三五规划的蚌埠淮河京沪老铁路桥改造工程的实施,淮河航运将成为蚌埠加强东西向城市联系的重要媒介。
挑战二:沿淮通道有望成为区域国家级流通通道的补充,增加东西向城市联系,但同时,蚌埠也将面临与京沪线西侧并行的商合杭及东侧并行的沿海高铁的分流影响。如何顺应这种区域交通建设趋势,拓展蚌埠区域联系方向?
趋势三:淮河流域有望变“政策洼地”为“改革高地”。当前,流域城市已争取到多方面的改革试点,特别是蚌埠,已争取到自主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两项国家级政策,成为改革先行者。
挑战三:面临周边城市的激烈竞争,蚌埠如何体现自主创新的示范意义、成为生态文明的安徽样板?
建设“两个中心” 蚌埠突围之路在哪里?
城市是经济运行的主要载体和产物,中心城市在区域中形成,离不开包括经济环境和区域空间环境在内的宏观环境作为依托。蚌埠能否在未来的城市区域协作中扮演重要的节点和角色,就在于能不能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概括地说,蚌埠在泛长三角地区处于中间地位,其优势在于高铁形成的交通区位促进了产业转移和商业地产的发展,同时也存在发展要素外流的潜在危机,瓶颈在于要素集聚能力弱。
鉴于此,个人认为,蚌埠突围的关键在于实现从单纯的交通节点到功能性节点的转变,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这就需要有明晰的发展路径——
首先,联通、整合各类交通资源,强化不同交通类型的互联互通以及与产业板块的衔接与协同,让蚌埠成为淮河流域枢纽经济先导城市。比如,向上对接国家空间格局,加强外部连接,强化东西两大扇面,积极探寻在“一带一路”中蚌埠地位的凸显;利用京沪线、京福线、商合杭线在蚌埠与淮南交会的现实,对外整合高铁资源,可与淮南共建高铁枢纽,发挥组合枢纽优势,吸引外来人口和高铁沿线人口聚集;面向区域,通过加快蚌五高速公路建设、黄山大道连接凤阳线建设、新的高速公路出口建设、解放路连接蚌五高速线工程的实施,形成外围闭合高速公路环,构建门户型地区;整合港口资源,促进蚌淮共建淮河航运枢纽,实施联动错位发展;航空方面,侧重补齐物流运输的短板和缺口,打造快递区域中转枢纽。
其次,通过空间联动实现产业聚集和市县统筹的整体市场,在区域中抱团取暖,寻求生产者或消费市场主导的更多话语权,使蚌埠成为淮河流域创新发展引领城市。在这方面,要着重推进工业化多层次发展,比如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构建大工业集群,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构建市县两级产业平台,借助国家宏观环境放开机遇吸引更多创业型产业集聚,等等。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区域服务功能如物流、管理、金融服务,加快建设以商贸市场和现代物流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以服务皖北为主的专业市场和商贸服务体系建设,谋划建设物流运营商基地及加工、分拨区域中心,来提高整体生产服务水平。
再次,通过创新品质和特色挖掘实现差异发展,使蚌埠成为淮河流域生态人文示范城市。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要重点围绕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与提升,以及面向不同人群的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做文章。也就是说,在满足一般城市服务的基础上,要针对自身未来产业类型发展方向所对应的劳动力人群类型,有针对性地提供更对口的城市服务,以吸引这类人群集中,壮大蚌埠相应劳动力市场。毕竟,“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活力与潜力之所在。
具体来说,要通过多渠道的城市品牌塑造与提升,持续优化城市综合品质和城市服务,提高对各类人群的吸引力。“大都市以文化论输赢”,蚌埠也要高举文化牌,塑造符合时代特征的蚌埠文化品牌。比如“火车拉来的城市”、“禹会诸侯的城市”、“螃蟹与石榴相会的城市”,再嫁接上极具蚌埠特色的饮食文化,如“全国龙虾排档第一街”蚂虾街、“中国人的汉堡”烧饼夹里脊等,都是蚌埠对外营销的卖点。随着影视、微剧、网络、论坛等传播媒介的日益发达和便捷,蚌埠一些标识度很高的文化产业项目或文艺创作节目,都可以借助这些媒介推而广之。通过对这些特色文化的传承与输出,既可以提升蚌埠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又可以提升各类人群的关注度和吸引力,为人才的集聚做好文化铺垫。
再说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这里强调的是面向不同人群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的公共服务,比如产业工人,首先要解决的是落脚定居问题,创业人口则要注重创业政策与环境的营造,商务人群更多要侧重提升消费休闲水平,老年人群则要注重医疗养老板块的衔接。
自从2012年权威数据分析认为“大学生群体取代农民工的城镇化主力军地位,年轻人是城市竞争的主力方向”,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了人才抢夺战。身为一名被蚌埠引进的外来青年,最近我也在谋划一件事:结合团市委自身的职能和整合资源的优势,打造一本“蚌埠青年创新创业手册”,以优越的软环境和精准的服务来“笼络”各路青年人才的心。
在这本手册中,我们会把人社、发改、经信、科技、住建、教育等部门的有关人才支持政策的亮点与核心进行汇总、梳理,变纷繁芜杂、晦涩难懂的“机关文件”为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一本通”。更有甚者,我们还考虑将旅游、商贸、计生的相关内容在手册中一并展示,将手册变成人们来蚌埠工作、在蚌埠生活的指南,让外来人口更容易接受蚌埠、接近蚌埠、融入蚌埠、生活在蚌埠、留在蚌埠。这是我们正在筹备的“百年‘五四’”活动方案之一,也算是团市委在“两个中心”命题下的一种责任担当吧。
建设“两个中心” 蚌埠既有规划的现实呼应
中心城市需要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市场规模、产业规模、空间规模,又需能提供一定层次的品质、特色和服务,同时能有效控制运行成本。如何实现三方面的有机平衡,是我们城市发展建设的最本质的追问。
对照《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两个中心”的提出与之一脉相承,可以说是“一张蓝图绘到底”。总规对于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定位,在建设“两个中心”的可行路径中也得到了体现。特别是总规中明确的“三大城市性质”和“五大城市职能”,提出的“发挥交通枢纽作用,深化区域合作,加强区域统筹”;“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特色鲜明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沿淮山水园林城市”,等等,都为当前的“两个中心”建设提供了指引。
在全域层面,为了强化市县统筹,总规制定了“一带两轴,一区一环”(即:沿淮发展带;蚌-固发展轴和蚌-怀-凤发展轴;蚌埠都市区;中小城镇发展环)的空间结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通过空间联系为未来交通设施、产业布局提供指引,强化市县之间的捆绑与整合,以提升市县在区域中的整体影响力。在城市内部,总规也强化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有效划分,特别对生产板块、工业板块进行了明确规定,避免其对生活板块的干扰。同时,在生活服务方面,也根据不同的居住空间布局,明确了商贸服务功能节点。
以上就是“城市发展的一张图”,即规划引领。
第二,做好服务。也就是各个专项规划的跟进,保障了交通、教育、医疗等各种基础设施到位。举例来说,交通专项旨在优化蚌埠路网系统,实现外围交通与内部交通的无缝对接以及公铁水空的空间布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蚌埠的路网系统与理想的路网系统不同,整个呈现出“倒三角”状态,主要不足在于:快速路建设方面始终落后,支路建设方面也严重不足。围绕这两个问题,交通专项强化了包括东海大道、解放路、大庆路在内的快速路网系统建设,对于城市内部的小型路网比如断头路、一些支路,也提出延伸拓宽方案,以强化蚌埠的动脉和毛细血管通畅。
第三,突出特色。蚌埠在全省率先开展总体城市设计,通过对城市“点、线、面”的空间组织,对城市特色进行了立体刻画。在“环湖集聚,拥河发展,引河入城,显山露水”的城市空间发展思路下,最终形成了“九龙入淮分南北、十山环城联楚吴”的城市空间特色,让蚌埠这座城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忆得了乡愁。在城市总体设计的细节上,形成了双轴为枢、井字贯通、山水绕蚌、五峰望城、七核联山、九龙入淮的美好局面。个人认为,通过对城市山水骨架、人文骨架、建筑空间的设计与梳理,可以形成半日游、一日游、三日游的旅游流线体系。我们还借鉴杭州“西湖十景”的做法,也设计了蚌埠山水十五景。
可以说,面对“两个中心”的时代命题,规划部门已经通过规划的手段和空间的整理进行了有效助力,也大大提升了城市的魅力和蚌埠在区域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