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记者 顾楷
从市区出发,沿着长淮卫路一路向东,穿过京沪线,贴着淮河边,在一片连手机导航也无法准确定位的征迁地上,一面党旗高高飘扬。这里是长淮征迁安置办公室所在地,是经开区临港社区行政事务管理中心副主任余晓明工作了三年的地方。在这里,余晓明把党支部建在项目工地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长淮卫镇广大干部群众战疫情、抗洪水、促征迁,为临港的建设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负责征迁工作后,我们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征迁临时党支部,现在党支部的7名党员和3名入党积极分子,是长淮卫镇拆迁工作的核心力量。”余晓明说,临港要发展必须靠项目,腾出发展空间、保障项目落地,征迁办重任在肩。
去年,余晓明带领征迁办党员和长淮卫镇四支征迁队伍,承担了25个征地拆迁安置项目,全年实现交付净地4104亩,完成征迁户数3579户,实施回迁安置2254套,全部超额完成工作任务,有效保障了重点招商项目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在征迁工作中,党支部主要聚焦‘两个服务’,即为临港项目服务、为被拆迁户服务。”余晓明说,项目建设经常涉及各类村民用地矛盾,以往遇到这些问题,项目单位会通过临港办联系长淮卫镇,再通过长淮卫镇联系具体的村。余晓明到任后,临时党支部与各项目单位和村党支部成立了联合党支部,通过结对共建,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难题,切实保障项目顺利推进。目前,长淮卫镇征地拆迁临时党支部已与5家项目单位和拆迁村党支部进行了支部共建,实现了小问题村企直接对接,复杂问题三方共同解决。今年上半年,长淮卫镇完成房屋征收1367户、交付净地2692亩,顺利实现目标任务“双过半”。
在支部共建的同时,余晓明还坚持实施“早点名晚开会”和“一周一调度”机制,确保小事不过夜,大事不过周,并牵头汇编了长淮卫镇第一本征迁工具用书和第一本政策普及用书,对房屋拆迁、企业拆迁、土地征收各环节进行流程再造,对市区各项政策及经验方法进行总结。每到支部活动时,余晓明就在征迁办的廉政小屋内组织党员学习政策、研究问题、开展廉政培训,努力把征迁人员打造成征迁能手。
“多亏了余副主任,我们才能这么顺利搬出去。”今年85岁的长淮卫镇居民余保兰高兴地说。余保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亲人又长期在外打工,搬迁困难。余晓明知道后,发动征迁队中的党员干部,免费为老人提供搬迁服务,解决了老人的燃眉之急。“只有真正解决了群众的困难和问题,才算把拆迁群众服务好,才能让他们拆得安心、拆得放心、拆得温馨。”余晓明说,拆迁户中有很多老人,家里没有劳动力,党支部就主动帮助老人们搬迁,为他们租房,打消他们的顾虑。去年,党支部共为高龄和伤残人员提供过渡周转房30余间,为无劳动能力人员免费提供搬家100余次,临时党支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年来,不仅是征迁工作,余晓明还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的引领作用,积极做好防疫、防汛各项工作,推动临港建设顺利进行。去年,余晓明主动请缨,来到长淮村指导防疫工作,创新成立物资保障队和爱心车队,集中采购配送村民生活必需品,并指导村建立务工人员信息库,精准掌握外出务工人员信息,确保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胜利。防汛期间,余晓明又主动承担起淮河南岸1.8公里的防汛任务,针对有的地段村民已经搬迁、防汛力量薄弱,余晓明组织成立了余滩村、司马村防汛临时党支部,进一步整合力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好党支部和党员作用,持续做好征地拆迁各项工作,为临港产业园的建设发展贡献应有力量,为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作出积极贡献。”余晓明说。 编辑 王保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