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楼道里面有“文章”

2022-02-25 09:37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景 文/图

楼道,是居民客厅的外延,是居民公共生活的“最小单元”。在纬四街道柏奥社区有这样一个小区,把历史、文化和故事写进了楼道,让楼道成为居民回家路上的幸福插曲。

楼道里面飘“书香”

“老张,买菜去了呀,你看你这几副字写得多好,我天天路过都要欣赏一下。”康乐大院小区1号楼里,居民朱桂兰在楼道里遇到了张启田,不禁打开了话匣子,“我每天带着小孙子路过,都要跟他说,要好好学习、勤奋练字,以后像他张爷爷那样,把作品挂在楼道里给大家欣赏。”

“我这就是平时兴趣,闲来无事写几个字打发时间,也不是啥专业把式,自己图个乐呵。”张启田说,“你家娃娃要是练好了,那可比我强多了。”

家是温馨的港湾,楼道是通向港湾的必经之路。这条路走得舒不舒心,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感。康乐大院以楼道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根据小区居民自身文化特点,将单调、枯燥的楼道大白墙精心装饰,把小小楼道变成居民学习的园地,书墨飘香的长廊,以及增长知识的平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康乐大院1号楼三单元“书香楼道”里,记者看到,一副副书法作品挂在楼道墙上,居民拾级而上的同时,就可以将优美的书法作品尽收眼底。

楼道里展示居民的书法作品。

“以辖区书法爱好者的书法作品为依托,以遵德守礼、家风家训等为主题,为楼道居民搭建了充分展示才艺的舞台,形成了邻里互动的纽带,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柏奥社区党总支书记代楠楠说。

楼道里面讲“故事”

康乐大院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有着悠久的席家沟历史文化。据史料记载,在明朝初年,江苏苏州的席氏家族迁居于沟东岸,落户形成村庄。清朝时,浙江的吴氏家族也迁来此处,在这条界沟的西岸开垦荒地搭建庵棚,形成了村落,名叫吴湾。从此,位于界沟东西的席家和吴家,隔沟相望。后清朝凤阳知府判定这条界沟的名称叫席家沟,席家沟的入口是席家沟的渡口,由吴小湾和席家沟两村来共享。席家沟地名终于尘埃落定,由此开始,席家沟的居民安居乐业,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席家沟居民参与到全市经济和文化建设中。

在1号楼一单元“德馨楼道”里,以图文的形式展现了席家沟的这些来历、新貌,希望更多的居民能够了解并传承席家沟历史文化,培养良好德行,展望美好温馨的未来。“要是不看这些还真不知道咱小区这么有来历呢,这可是活生生的历史课啊。”居民张先生说。

楼道里面有“名人”

在二单元“恒志楼道”里,展现的是小区的“名人”。这个“名人”不是明星,也不是什么厉害人物,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铁匠。

铁匠名叫陈洪涛,今年55岁了,说他“有名”是因为周边居民没有不知道铁匠老陈的。陈洪涛打小跟师傅学打铁手艺,1981年到蚌埠后就从事打铁生意,几十年来一直在康乐大院附近打铁。“以前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来打铁的人多呀,一天打四五把菜刀都是小意思。”说起以前的故事,陈洪涛陷入了回忆,“打铁是个辛苦差事,可那时每天摆摊再苦再累都觉得身上有劲,因为干的是自己喜欢的事。”

“铁匠精神”也得到展示

而今,铁匠老陈慢慢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活,但老陈的“铁匠精神”在周边传开了,大家伙儿都说,老陈一辈子干一件小事,却让周围居民都记住了这个默默无闻、辛苦干活的敦实身影。由此,社区在“恒志楼道”里,着力打造“铁匠精神”,传承铁匠们永恒、坚韧的品质,希望居民秉承“一生专注做一事”的品性,依靠诚实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一墙一文化,一墙一创意,一墙一风景。“楼道不在新旧,整洁即美,用心则靓。”代楠楠说,希望以特色文明楼道为契机,让小楼道带动大文明,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让楼道成为宣传文明、践行文明的场所。(完)

196

蚌埠新闻网记者 李景 文/图

楼道,是居民客厅的外延,是居民公共生活的“最小单元”。在纬四街道柏奥社区有这样一个小区,把历史、文化和故事写进了楼道,让楼道成为居民回家路上的幸福插曲。

楼道里面飘“书香”

“老张,买菜去了呀,你看你这几副字写得多好,我天天路过都要欣赏一下。”康乐大院小区1号楼里,居民朱桂兰在楼道里遇到了张启田,不禁打开了话匣子,“我每天带着小孙子路过,都要跟他说,要好好学习、勤奋练字,以后像他张爷爷那样,把作品挂在楼道里给大家欣赏。”

“我这就是平时兴趣,闲来无事写几个字打发时间,也不是啥专业把式,自己图个乐呵。”张启田说,“你家娃娃要是练好了,那可比我强多了。”

家是温馨的港湾,楼道是通向港湾的必经之路。这条路走得舒不舒心,关系着居民的幸福感。康乐大院以楼道特色文化建设为抓手,根据小区居民自身文化特点,将单调、枯燥的楼道大白墙精心装饰,把小小楼道变成居民学习的园地,书墨飘香的长廊,以及增长知识的平台。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有德才有福、有爱才有家”“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康乐大院1号楼三单元“书香楼道”里,记者看到,一副副书法作品挂在楼道墙上,居民拾级而上的同时,就可以将优美的书法作品尽收眼底。

楼道里展示居民的书法作品。

“以辖区书法爱好者的书法作品为依托,以遵德守礼、家风家训等为主题,为楼道居民搭建了充分展示才艺的舞台,形成了邻里互动的纽带,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柏奥社区党总支书记代楠楠说。

楼道里面讲“故事”

康乐大院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有着悠久的席家沟历史文化。据史料记载,在明朝初年,江苏苏州的席氏家族迁居于沟东岸,落户形成村庄。清朝时,浙江的吴氏家族也迁来此处,在这条界沟的西岸开垦荒地搭建庵棚,形成了村落,名叫吴湾。从此,位于界沟东西的席家和吴家,隔沟相望。后清朝凤阳知府判定这条界沟的名称叫席家沟,席家沟的入口是席家沟的渡口,由吴小湾和席家沟两村来共享。席家沟地名终于尘埃落定,由此开始,席家沟的居民安居乐业,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席家沟居民参与到全市经济和文化建设中。

在1号楼一单元“德馨楼道”里,以图文的形式展现了席家沟的这些来历、新貌,希望更多的居民能够了解并传承席家沟历史文化,培养良好德行,展望美好温馨的未来。“要是不看这些还真不知道咱小区这么有来历呢,这可是活生生的历史课啊。”居民张先生说。

楼道里面有“名人”

在二单元“恒志楼道”里,展现的是小区的“名人”。这个“名人”不是明星,也不是什么厉害人物,而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铁匠。

铁匠名叫陈洪涛,今年55岁了,说他“有名”是因为周边居民没有不知道铁匠老陈的。陈洪涛打小跟师傅学打铁手艺,1981年到蚌埠后就从事打铁生意,几十年来一直在康乐大院附近打铁。“以前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来打铁的人多呀,一天打四五把菜刀都是小意思。”说起以前的故事,陈洪涛陷入了回忆,“打铁是个辛苦差事,可那时每天摆摊再苦再累都觉得身上有劲,因为干的是自己喜欢的事。”

“铁匠精神”也得到展示

而今,铁匠老陈慢慢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活,但老陈的“铁匠精神”在周边传开了,大家伙儿都说,老陈一辈子干一件小事,却让周围居民都记住了这个默默无闻、辛苦干活的敦实身影。由此,社区在“恒志楼道”里,着力打造“铁匠精神”,传承铁匠们永恒、坚韧的品质,希望居民秉承“一生专注做一事”的品性,依靠诚实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一墙一文化,一墙一创意,一墙一风景。“楼道不在新旧,整洁即美,用心则靓。”代楠楠说,希望以特色文明楼道为契机,让小楼道带动大文明,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让楼道成为宣传文明、践行文明的场所。(完)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