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婷婷 文/图
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人们的控烟意识已经有所增强,但有效控烟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室内公共场所控烟总体执行情况良好
近日,淮河晨刊记者走访了市区商场、医院、公园等公共场所,发现大多数公共场所禁烟标识标语张贴在醒目位置,控烟执行情况较好,但依然存在个别烟民对禁烟标识熟视无睹的情况。
2011年起,我国将室内所有公共场所确定为禁烟区,医院是其中的重点场所之一。记者在市区部分医院采访时发现,随着人们控烟意识的提高,在医院内抽烟的人数已经大为减少。但在卫生间、开水间、楼梯口等处,仍能发现散落在地面的烟头、烟灰。
对于在公共场所的吸烟行为,大部分受访者均表示出不同程度的反对。“目前正在备孕,所以对二手烟特别反感。有时候戴着口罩也能闻到呛人的烟味。一般碰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快步走开。”市民杨洁告诉记者,除了反感在路上“抽游烟”的行为,她最无法理解的是个别家长带着孩子还在吸烟。“这是一种特别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要知道二手烟对于儿童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我市一家医院将禁烟标识张贴在醒目位置。
“我是属于对烟味敏感的人,完全受不了烟味,如果附近有人吸烟,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折磨。我不知道公共场所吸烟算不算侵犯生命健康权,但我认为这的确影响并损害到了别人的健康。”市民王琦表示,蚌埠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深入,如果能进一步抓好公共场所的控烟工作,必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来之不易的创建成果。
让青少年远离烟草 降低吸烟者比例
吸烟时间越长,量越大,患肺癌的危险性越高,这已经得到了多方科学论证。市疾控中心恶性肿瘤发病率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市区新发恶性肿瘤中,肺癌仍是第一高发癌症,且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
“把吸烟者的比例降低一些,中国人群整体的健康素养和寿命都会有显著的提升。” 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和慢性病防治科科长、主任医师陈军表示,除了成年人的吸烟问题,近年来电子烟使用率在青少年人群中呈明显上升趋势。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青少年时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一旦开始吸烟,极易形成终身吸烟的陋习,对身体发育将造成持续性危害。”陈军介绍,青少年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自制能力不强,接触烟酒后容易成瘾,烟草燃烧时会释放大量有害物质,给人体多数脏器发育带来损伤。
“让青少年远离烟草还需‘组合拳’,需要家庭、社会、政府多个层面携手推进。”陈军呼吁,在抗疫防疫“新常态”下,重新审视健康的意义,珍惜健康的来之不易,不吸烟,不吸二手烟。全社会要共同关注烟草制品、特别是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对青少年的危害,遏制成人吸烟率的上升。
聚焦当前青少年控烟存在的主要问题,陈军希望“建立完善青少年控烟长效机制”,市卫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团市委、妇联等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切实做到预防为主,关卡前移。特别是要加强烟草危害特别是电子烟危害宣传教育,用青少年听得懂、易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控烟宣传,引导青少年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拒绝第一支烟。此外,政府机关要落实全面无烟这一要求,领导干部应该时刻发挥表率作用,助力营造良好的无烟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