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浴血蚌西北 忠魂铸丰碑

2021-03-18 08:19 蚌埠新闻网  

□蚌埠新闻网记者 年福烨 文/图                                                                                                                               

胡兆伦在擦拭纪念碑                                                                                                    

年介涛的“寻亲”笔记                                                                                                    

青松环绕的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          

辛丑春节过后,位于怀远县陈集镇的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的无名烈士墓碑前,又多了几束鲜花。

青山为证,松柏常青,烈士长眠的土地上曾发生一场影响深远的战斗——

1948年12月4日—12月16日,淮海战役进行到第二阶段,驻扎在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为救黄维兵团倾巢出动,人民解放军在蚌埠人民的大力配合下,浴血12昼夜,付出巨大牺牲,坚决阻击来犯之敌,为战役第二阶段全歼黄维兵团、第三阶段全歼杜聿明集团、破解国民党所谓“一点两线”设防,提供了有力保障。

硝烟已经散去,历史不容忘却。本报记者日前来到当年战场之一的怀远县包集镇,找寻与这场战役有关的人和事,感悟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

阻 击

一寸阵地一寸血

1948年,注定被历史铭记的年份。这年冬天,震惊世界的淮海战役爆发。

“淮海战役歼灭第七兵团后,来到第二阶段,总前委决定采取‘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的部署。能不能一举‘吃’掉黄维,关键在于能否‘看’住驻扎在蚌埠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郭照东说,今天蚌埠市的辖区是淮海战役南线的主战场。

“黄维兵团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全副美式装备,当时被我军包围在今天的双堆集地区,蒋介石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下不管的。”郭照东介绍,为了解黄兵团之围,蒋纬国带着“尚方宝剑”来到蚌埠,督促刘汝明、李延年兵团抓紧出兵,并亲率王牌战车二团参战,试图驰援被围在双堆集的黄维兵团。

就这样,当黄维兵团在双堆集战场与解放军做困兽犹斗时,李延年、刘汝明兵团集中8个步兵师在空军和战车团的掩护下,于12月4日由蚌埠怀远一线越北淝河北援,向我军的阻击阵地发起了猛烈进攻。

敌人来势汹汹,我军严阵以待。为确保围歼黄维兵团的胜利,我军增调中野第2纵队、华野渤海纵队第11师以及豫皖苏军区3个团、豫西军区2个团赶往蚌西北参加阻击李延年兵团的作战。

炮火连天,硝烟弥漫。一场东起徐郢、西至古城,南从曹老集、北到张集的宽正面70余里,纵深40余里的蚌西北阻击战打响了!

临战前,华野渤海纵队11师师长傅继泽下达任务时坚定地说:“我有3个团,宁可每天拼掉一个团,也要阻击3天完成任务!”

战斗开始后,11师利用反突击战术,同敌人搅成一团,让敌人飞机无法发挥作用。战士们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刺刀拼断了就用石头砸,3天时间,11师牢牢钉在阵地上,用血肉之躯,把敌人阻挡在阵地前。

12月9日拂晓,豫皖苏军区3个团赶到包集—高皇集一线,这一地段是李延年驰援黄维的必经之路,阻击任务十分艰巨。

敌人3个团在数十辆坦克和9架飞机的掩护下潮水般向防御阵地涌来,这场阻击战打得异常艰苦惨烈,豫皖苏军区71团2营在11日这天连续打退敌人9次进攻,一些年轻的战士,甚至抱着浇上汽油的干柴和炸药包冲向敌人坦克群……战后全营450人仅存83人,4连仅存8人。

“我们这过去都是圩子,解放军就在圩子外面构筑战壕,这里就是当年战壕的遗址。”蚌西北阻击战打响时,崔明海才6岁,他告诉记者,当时他父亲跟着解放军挖战壕的情景,自己至今还记得。

在崔明海的带领下,记者在包集镇大营村圩里组看到了当年的战壕,“这些战壕后来被修成了沟渠,当年解放军就在这里阻击来犯之敌。”崔明海告诉记者,当时解放军装备差,但是誓死不退,战斗从白天打到黑夜。“飞机飞的很低,轰鸣声老远就听得见。”

崔明海家往东50米处就是当年解放军的机枪阵地。如今这里栽植了4棵松树,高大挺拔。陪同记者采访的包集镇统战委员崔松林说,解放后村民们自发的栽上了松树,“当年的机枪阵地牺牲的战士太多了,村民们的行为也是一种纪念。没有前人的牺牲就没有后人的幸福。”崔松林感慨地说。

一寸阵地一寸血。在我军各兄弟部队的钳制和阻击下,李延年、刘汝明兵团虽然昼夜进攻,但始终未能突破我军防线,反而被歼灭1万余人。

“当时是中午,战斗打得还很激烈,下午突然就没了动静,后来长大后才知道黄维兵团已经覆灭了,李延年、刘汝明兵团怕被‘包了饺子’仓皇跑到淮河以南。”崔明海说,枪声停了,乡亲们知道好日子就要来了。

支 前

前方需要什么,群众就送什么

翻开安徽地图,李、刘兵团距离双堆集最近时仅有70里,然而就是这短短70里的平原地带却成为敌人无法逾越的“高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黄维兵团被解放军歼灭。我们在感叹反动派逆历史潮流必将灭亡命运的同时,不禁为蚌埠人民在淮海战役中所作的贡献而骄傲。

“当时,除了蚌埠、怀远等个别城镇以外,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是解放区了,群众基础良好,李、刘兵团出了蚌埠没多久就掉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郭照东说,有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看似敌强我弱,实则战争胜负的天平已经向解放军倾斜。

“怀着对人民子弟兵的深情厚谊,蚌埠人民全民动员,全力以赴,前方需要什么,群众就送什么。”郭照东告诉记者,在气势恢宏的淮海决战前线和广大后方,各解放区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其规模之巨大,任务之浩繁,动员人力物力之众多,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蚌埠人民也是倾尽所能支援前线。

89岁的张金兰老人精力充沛,记忆力惊人,如今住在包集街上的他时常仍会骑着自行车去锻炼身体。蚌西北阻击战打响时,老人16岁,见到记者来采访,他打开了话匣子。“母亲每天都会做很多馍,定时由父亲送给解放军,家里的门板能拆的都拆了去构筑工事。那时候家家都是这样。”张金兰说,那时候家里有什么出什么,支援解放军,大家都知道国民党来了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我父亲不但在这一片支前,他还跟着部队往双堆集送粮食,前后来回用了20多天,那时候母亲就告诉我,你父亲跟着部队去前线了。”张金兰回忆说,除了送粮食,只要有伤员,马上就有老百姓冒着枪林弹雨抬着担架、门板上去了。

“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郭照东说,老百姓们正是唱着这样的歌谣推着小推车勇往直前冲向战场。

91岁的崔淮贵老人对当时的军民关系至今仍记忆犹新。崔淮贵说,有一天一颗炮弹打到他家的屋后没有爆炸,解放军的战士告诉他必须马上离开这里。“我当时正在前面抬伤员,我说我不走。后来部队说必须要离开,我才和母亲一直跑到陈集镇君王村那一片。”崔淮贵清晰地记得,在路上遇到的解放军战士,都会热情地跟他们打招呼并指路:“老乡,往北跑,那里比较安全!”说到这里,崔淮贵着重说了一句:“当时并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跑,是我们在做好支前工作后,在党组织的统一安排下有序撤离。”一家几口分头投奔亲戚,十几天后回到老家,昔日家园变成一片焦土和瓦砾……儿时的战争记忆,让老人一生难以忘却。“那时候兵荒马乱,因为吃不饱吃不好,我18岁抬担架都很吃力,再看看现在的日子,吃穿不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也算享福咯!”崔淮贵质朴的言语当中,透着知足与感恩。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

解放后,陈毅元帅曾不止一次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据《中国共产党怀远地方史》第一卷的记载,仅包集阻击战期间,全县共出动担架近2000副,担架队员1万多人;出动运输大车7000余辆,牲口8000多头,运输民工近2万人;动用门板4万块;构筑工事伐树8万棵;陈集粮站支出粮食100万公斤……

“淮海战役支前期间,怀远还涌现出支前模范董万仲火线入党等先进事迹。战争结束后,面对房倒屋塌,寸草皆无,战壕纵横,尸横遍野的战场,人民群众又紧急投入到清理打扫战场、医治战争创伤的工作之中,整整忙了一个月。”怀远县新四军研究协会秘书长邵云说。

蚌埠人民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支前的光辉篇章,圆满完成了支前任务,为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守 寻

两老汉接力护忠魂

在一片麦苗的新绿中,数十株青松像卫兵一般环绕墓地,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的纪念碑高高矗立,105座卧碑一行行排开,整个陵园庄严肃穆,这里是英烈长眠的蚌西北阻击战烈士陵园。

蚌西北阻击战后,烈士的遗体陆续被运到永佛村。当地的干部从附近村庄筹集了34口棺材,组织村民将烈士安葬在村口,在坟前竖立上写着烈士姓名籍贯的木牌。当时16岁的民兵骨干胡兆伦也是参加掩埋烈士遗体的村民之一。

“那场仗打得惨哟!”老人说起73年前的那一幕,泪水打湿了眼眶。他指着无名烈士墓说:“大部分烈士都很年轻,牺牲的时候连个名字都不知道,有的手里还攥着手榴弹,有的和敌人扭打在一起。”

出于对这些烈士的崇敬和感恩,打那时起,胡兆伦就主动承担起了义务看护墓地的责任,“这是我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这些年每天做农活路过这里,都要转上几圈,清理飘落的枯枝败叶,陪烈士说说话。每年的春节、清明,他都会来烈士墓前祭奠。“不能忘记这些英雄们!”89岁的老党员胡兆伦动情地说。

“丹心一片护英灵,浩气千古育后人”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初心。饱经岁月洗礼的烈士墓前,胡兆伦的身影从未离开。

胡兆伦说,守护烈士墓还有另外一层意义。胡兆伦的父亲是我党一名地下联络员,1944年被国民党还乡团杀害,家人连尸首都未找到。如今,老人谈起这段历史依然泪水涟涟,声音哽咽。“这些烈士和我父亲都是为革命牺牲的,过年过节到烈士墓前鞠个躬,也好比给我父亲上坟了。这也算我的精神寄托!”

在岁月的侵蚀下,如今胡兆伦的精力大不如前,在他的感召下,自己的二孙子也踏上了爷爷的足迹。“我们家会一直守护着这片陵园。”胡兆伦坚定地说。

与胡兆伦同乡的年介涛老人与共和国同龄,十分敬佩胡老守墓的事迹,退休后的他开始了从事烈士陵墓的维护、梳理和归档工作,

2010年,年介涛志愿参加陈集镇革命遗址的普查工作,历时4个多月,查清散葬在陈集镇的83位无名烈士墓情况。2013年6月,陈集镇将83座无名烈士墓迁移到烈士陵园,其间发现写有烈士名字的砖块或印章,复原了18位无名烈士姓名。“这些沉睡在黄土下的标记,等待着被人唤醒的那一刻。”就这样,年介涛踏上为这些烈士寻亲之路。

“这个小张庄到底是哪个小张庄,滕元是不是有两座大老坟?”记者在包集采访时,年介涛拿出自己写满烈士资料的笔记本也在打听,这是他退休后为烈士寻亲的一幕。

7年里,他志愿为烈士寻亲,不要政府补贴,拒绝烈士亲属答谢酬金,足迹遍及皖、苏、鲁、冀、浙5省16市县,行程近万公里,仅在参战部队兵源集中的环渤海地区,就查阅了近70个县(市、区)的10多万烈士名单,搜集记录整理寻亲资料足足有1尺多厚,约80万字。这些数字反映的是一个花甲老人正承受着年轻人都难以承受的身体负荷。“每一次为烈士寻亲,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这些年,年介涛越跑越有劲,越寻越快乐。

老骥伏枥、锲而不舍。截至目前,年介涛老人已经成功为27名淮海战役的先烈找到了故乡和亲人。

目前,陵园内年介涛发现有姓名的烈士还有苗学孔、张东明等7位还没有找到家乡,这是年介涛无法割舍的牵挂。如今,年届古稀的他依然没有停止寻找的脚步。

“魂兮归来,以瞻家邦。我要为烈士寻亲到底!”年介涛坚定地说。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一片被烈士鲜血浸染的土地,早已换了人间:红色战地的党员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处,迈过了脱贫攻坚的沟沟坎坎,摘下了小康生活的累累硕果,处处生机勃勃,气象万千。

当前,包集镇广大干群正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传承发扬好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学促思,以学促知,以学促行,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创“红色商贸古镇,生态空港新城”建设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坚定答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答卷!                     (完)                                                                                              

259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