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描绘农村改革的历史长卷

2024-08-05 11:44 蚌埠发布客户端  

描绘农村改革的历史长卷

——评著名作家张树国的长篇小说《大河滩》

李廉民


散发着淡淡的墨香,盼望已久的著名作家张树国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河滩》刚快递到手,便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

中宣部指导、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消息,经过多轮筛选,中国第二季度有影响力的主题出版书单中,安徽文艺出版社今年6月最新出版的《大河滩》赫然在列。

文学创作,主题决定优劣。作家们各显神通,构成方式多姿多彩,百花齐放,但必须选材新颖,紧贴历史真实,主题鲜明。有抱负的作家无不关注社会重大题材进行创作,用心探索追求着时代发展和文学本体的关系。

《大河滩》以新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历史背景,展示了中原地区农民在土改、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生产队,到三年困难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包产到户的生产生活,描绘了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宏伟长卷。


土地是万世根本。土地是财富之母。

黄河故道的土地是迷人、壮阔、震撼、深邃的,孕育着历代农民对土地的痴情和梦想。40万字鸿篇巨制,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沧桑变迁,百姓甘苦,贯穿着各种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是非恩怨,正邪善恶,被奔流不息的改革大潮裹挟着滚滚向前。

新中国成立不久,农业初步实现合作化,人民公社为基础三级管理体制,除个别地区短期分田到户外,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大包干。土改后,由于不少家庭缺乏劳力、大农具和耕畜,单个家庭生产面临困难,不少土地荒芜和半收。劳力较多、有种田经验的农户成为新中农,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合作化初期,极少数干部瞎指挥,多吃多占,矛盾突出,不少高级社出现闹社风潮。随着合作化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相对稳定,统一领导,劳力集中,团结互助,生产力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有一定改善,保证了国家粮食征购。从土地改革到包产到户,国家政策处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中,广大乡村干部带领农民坚强地从痛苦中走出来,迈向集体致富之路。

长篇小说《大河滩》力图再现这一历史长卷,所展示的故事主线就是这个时期农民艰苦曲折的历程。

中农在乡村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农有土地、牲畜和农具,吃苦耐劳,经验丰富,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自身劳动。中农是当时农村的稳定力量。在合作化过程中,中农受到保护,作为乡村生产力的代表,政治态度和生产经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成败。

当下的文学创作,农村题材偏少,特别是以中农为主人翁的长篇小说更为少见。无疑,《大河滩》是大胆开辟这一领域的成功创作,非常难能可贵。

小说主人刘洪山是位典型的老中农,在农村处在中产地位,一生崇尚劳动,爱护耕牛和土地胜似生命,靠一副肩膀两只手土里刨食,过着温饱有余的生活。刘洪山还有一颗忠厚善良的心,中原宗族文化在他身上打着深深烙印,他有自己的价值观,恪守传统的做人美德,讲究信用,公平公正,与人为善,爱憎分明,是黄河故道堂堂正正的庄稼汉子。土地改革,刘洪山心生疑虑,担心失去土地和耕畜。党的团结保护中农政策,让他吃了定心丸,全身心投入自给自足的生产中,成为黄河滩有名的粮食大户,被评为大刘庄第一个劳动模范。他积极向上,缴公粮、卖余粮、支援前线都走在前面,表达了对党的感恩之情。

合作化初期,刘洪山不愿跟大家一个锅里搅勺子,坚持单干,儿子跟他决裂,未过门媳妇跟他发生争吵,老伴百般抱怨,使他陷入家庭破碎的痛苦中。在工作组的劝说下,甚至县长写信做工作,虽勉强入社,对大呼隆干活不适应,对心术不正的代理社长不满,最后走向退社。随之大刘庄刮起的退社风潮,被坏人利用,造成流血事件,影响恶劣,刘洪山的心智受到极大冲击,使他明白一个事实和道理,合作化道路是大势所趋,谁也阻挡不了,终于横下心来,走出狭隘,夜间跟老伴一起在爹娘坟前烧了地契,大胆地向工作组提出要当社长。在困难面前,刘洪山这种乐观的态度,坚定的意志和自信,是黄河故道农民特有的精神情怀。

大刘庄西社经过群众选举,刘洪山真的当了社长,他感到身上的担子从未有过的沉重。他以身作则,敢于担当,换来民心安定和粮食丰收。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看到社员喜悦的笑脸,老少爷们的尊重,他掉泪了。刘洪山的思想有了质的飞跃,把自己的命运同大家捆在了一起。刘洪山这种集体主义的思想持续着,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改初衷,渴望全村乡亲都过上不愁吃穿的富裕生活。

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首先从农村土地改革开始的。农民是土地神圣的主人。农民当家做主,激发了劳动热情,有力推进了社会生产力包括工业化建设的发展。以凤阳县小岗村为代表的安徽,最早在全省实行包产到户,就是在当时艰难困苦条件下摸索出的一条发展农业生产的路子。

社会变革促进文学创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包产到户,时间虽短,地方虽少,却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历史重大变化中去深刻思考、开阔视野,关注现实题材,讴歌伟大改革,正是作家时代水准高度的新拓展和新表现。

作家出生在中原黄河故道,顶着沙土吃着红薯长大成人,十几岁就参加生产劳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他深爱着黄河故道的父老乡亲,央媒30年的记者生涯,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成为责任和习惯。多年来,潜心研究农业历史,翻阅海量农村材料,走访很多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农民和基层干部,呕心沥血创作的《大河滩》,题材重大,结构合理,人物鲜活,故事冲突,环环相扣,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在农村典型环境中的农民典型创业志。

“扭活屁股,把稳车把”,“茫茫深夜,冷风刺骨,残月灰蒙,周围一片漆黑,到处都是荆条、蒿草、沙丘和沟壑”,“范彩玉人高马大,圆溜溜的身条,银盆大脸,黑里透红,明亮亮的一双大眼,火辣辣的,心直口快,出力干活,干净利索,在黄河滩也是少见的姑娘”,“鸷鸟不同群,驴马不同槽”,“我跟你井水不犯河水,南山不靠北山,中间还有一条河,卖你的豆腐去吧,没工夫跟你磨牙闲扯!”

作家的文字描述,一以贯之的酣畅淋漓,独具韵味。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精练,质朴无华,意味深长,字里行间充满着浓烈的情感色彩,打造了黄河故道厚重的地域文学景观,是了不起的贡献,也是作家文学创造力的重要标志。没有长期的深度思考和生活积累,仅靠文学经验和叙事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学世界,使张树国成为故道派的代表作家。

文学的具体性,常常借助方言、俚语,那些说话的腔调、神气、姿势、场景、混杂在一起的动态加以呈现。没有典型的地域风俗习惯、人物的命运性格,文学就失去了表现力。文学就是要从塑造典型环境出发,引导人们进入一个浩瀚的生活真实审美中。笔者在阅读小说初稿时,就是被故事情节打动,瞬间情绪失控,伏在电脑前号啕大哭,吓坏了家人。

当代中国,新思想为新时代文艺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锚定航向:“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作家应该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

中国改革的号角从农村土地吹响。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农民。新时期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总体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建设,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砥砺前行。

新时代呼唤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期待着,张树国佳著不断。

15

描绘农村改革的历史长卷

——评著名作家张树国的长篇小说《大河滩》

李廉民


散发着淡淡的墨香,盼望已久的著名作家张树国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河滩》刚快递到手,便迫不及待地翻开阅读。

中宣部指导、中国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消息,经过多轮筛选,中国第二季度有影响力的主题出版书单中,安徽文艺出版社今年6月最新出版的《大河滩》赫然在列。

文学创作,主题决定优劣。作家们各显神通,构成方式多姿多彩,百花齐放,但必须选材新颖,紧贴历史真实,主题鲜明。有抱负的作家无不关注社会重大题材进行创作,用心探索追求着时代发展和文学本体的关系。

《大河滩》以新中国上世纪五十年代为历史背景,展示了中原地区农民在土改、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生产队,到三年困难以及六十年代初期包产到户的生产生活,描绘了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宏伟长卷。


土地是万世根本。土地是财富之母。

黄河故道的土地是迷人、壮阔、震撼、深邃的,孕育着历代农民对土地的痴情和梦想。40万字鸿篇巨制,展开了近半个世纪的沧桑变迁,百姓甘苦,贯穿着各种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是非恩怨,正邪善恶,被奔流不息的改革大潮裹挟着滚滚向前。

新中国成立不久,农业初步实现合作化,人民公社为基础三级管理体制,除个别地区短期分田到户外,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大包干。土改后,由于不少家庭缺乏劳力、大农具和耕畜,单个家庭生产面临困难,不少土地荒芜和半收。劳力较多、有种田经验的农户成为新中农,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合作化初期,极少数干部瞎指挥,多吃多占,矛盾突出,不少高级社出现闹社风潮。随着合作化制度不断完善,农村相对稳定,统一领导,劳力集中,团结互助,生产力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有一定改善,保证了国家粮食征购。从土地改革到包产到户,国家政策处在不断的探索和调整中,广大乡村干部带领农民坚强地从痛苦中走出来,迈向集体致富之路。

长篇小说《大河滩》力图再现这一历史长卷,所展示的故事主线就是这个时期农民艰苦曲折的历程。

中农在乡村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农有土地、牲畜和农具,吃苦耐劳,经验丰富,生活来源主要依靠自身劳动。中农是当时农村的稳定力量。在合作化过程中,中农受到保护,作为乡村生产力的代表,政治态度和生产经营,关系到农业发展的成败。

当下的文学创作,农村题材偏少,特别是以中农为主人翁的长篇小说更为少见。无疑,《大河滩》是大胆开辟这一领域的成功创作,非常难能可贵。

小说主人刘洪山是位典型的老中农,在农村处在中产地位,一生崇尚劳动,爱护耕牛和土地胜似生命,靠一副肩膀两只手土里刨食,过着温饱有余的生活。刘洪山还有一颗忠厚善良的心,中原宗族文化在他身上打着深深烙印,他有自己的价值观,恪守传统的做人美德,讲究信用,公平公正,与人为善,爱憎分明,是黄河故道堂堂正正的庄稼汉子。土地改革,刘洪山心生疑虑,担心失去土地和耕畜。党的团结保护中农政策,让他吃了定心丸,全身心投入自给自足的生产中,成为黄河滩有名的粮食大户,被评为大刘庄第一个劳动模范。他积极向上,缴公粮、卖余粮、支援前线都走在前面,表达了对党的感恩之情。

合作化初期,刘洪山不愿跟大家一个锅里搅勺子,坚持单干,儿子跟他决裂,未过门媳妇跟他发生争吵,老伴百般抱怨,使他陷入家庭破碎的痛苦中。在工作组的劝说下,甚至县长写信做工作,虽勉强入社,对大呼隆干活不适应,对心术不正的代理社长不满,最后走向退社。随之大刘庄刮起的退社风潮,被坏人利用,造成流血事件,影响恶劣,刘洪山的心智受到极大冲击,使他明白一个事实和道理,合作化道路是大势所趋,谁也阻挡不了,终于横下心来,走出狭隘,夜间跟老伴一起在爹娘坟前烧了地契,大胆地向工作组提出要当社长。在困难面前,刘洪山这种乐观的态度,坚定的意志和自信,是黄河故道农民特有的精神情怀。

大刘庄西社经过群众选举,刘洪山真的当了社长,他感到身上的担子从未有过的沉重。他以身作则,敢于担当,换来民心安定和粮食丰收。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看到社员喜悦的笑脸,老少爷们的尊重,他掉泪了。刘洪山的思想有了质的飞跃,把自己的命运同大家捆在了一起。刘洪山这种集体主义的思想持续着,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改初衷,渴望全村乡亲都过上不愁吃穿的富裕生活。

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首先从农村土地改革开始的。农民是土地神圣的主人。农民当家做主,激发了劳动热情,有力推进了社会生产力包括工业化建设的发展。以凤阳县小岗村为代表的安徽,最早在全省实行包产到户,就是在当时艰难困苦条件下摸索出的一条发展农业生产的路子。

社会变革促进文学创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包产到户,时间虽短,地方虽少,却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历史重大变化中去深刻思考、开阔视野,关注现实题材,讴歌伟大改革,正是作家时代水准高度的新拓展和新表现。

作家出生在中原黄河故道,顶着沙土吃着红薯长大成人,十几岁就参加生产劳动,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他深爱着黄河故道的父老乡亲,央媒30年的记者生涯,深入农村调查研究成为责任和习惯。多年来,潜心研究农业历史,翻阅海量农村材料,走访很多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农民和基层干部,呕心沥血创作的《大河滩》,题材重大,结构合理,人物鲜活,故事冲突,环环相扣,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在农村典型环境中的农民典型创业志。

“扭活屁股,把稳车把”,“茫茫深夜,冷风刺骨,残月灰蒙,周围一片漆黑,到处都是荆条、蒿草、沙丘和沟壑”,“范彩玉人高马大,圆溜溜的身条,银盆大脸,黑里透红,明亮亮的一双大眼,火辣辣的,心直口快,出力干活,干净利索,在黄河滩也是少见的姑娘”,“鸷鸟不同群,驴马不同槽”,“我跟你井水不犯河水,南山不靠北山,中间还有一条河,卖你的豆腐去吧,没工夫跟你磨牙闲扯!”

作家的文字描述,一以贯之的酣畅淋漓,独具韵味。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精练,质朴无华,意味深长,字里行间充满着浓烈的情感色彩,打造了黄河故道厚重的地域文学景观,是了不起的贡献,也是作家文学创造力的重要标志。没有长期的深度思考和生活积累,仅靠文学经验和叙事技巧,是远远不够的。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学世界,使张树国成为故道派的代表作家。

文学的具体性,常常借助方言、俚语,那些说话的腔调、神气、姿势、场景、混杂在一起的动态加以呈现。没有典型的地域风俗习惯、人物的命运性格,文学就失去了表现力。文学就是要从塑造典型环境出发,引导人们进入一个浩瀚的生活真实审美中。笔者在阅读小说初稿时,就是被故事情节打动,瞬间情绪失控,伏在电脑前号啕大哭,吓坏了家人。

当代中国,新思想为新时代文艺繁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锚定航向:“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作家应该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

中国改革的号角从农村土地吹响。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农民。新时期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已经总体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农建设,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砥砺前行。

新时代呼唤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

期待着,张树国佳著不断。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