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涂山铭并序

2024-07-18 11:28 蚌埠发布客户端  

涂山铭并序

柳宗元


惟夏后氏①建大功,定大位,立大政,勤劳万邦,和宁四极,威怀九有,仪刑②后王。当乎洪荒方割,灾被下土,自壶口而导百川,大功建焉。虞帝耄期③,承顺天历④,自南河⑤而受四海,大位定焉。万国⑥既同,宜⑦省风教,自涂山而会诸侯,大政立焉。功莫崇乎御大灾,乃赐玄圭⑧,以承帝命。位莫尊乎执大象⑨,乃辑五瑞⑩,以建皇极。政莫先乎齐大统,乃朝玉帛⑪,以混经制⑫。是所以承唐虞之后,垂子孙之不业⑬,立商周之前,树帝王之洪范者也。

呜呼!天地之道尚德而右功⑭。帝王之政崇德而赏功⑮。故尧舜至德⑯,而位不及嗣。汤武大功,而祚⑰延于世。有夏德配于二圣,而唐虞让功⑱焉。功冠于三代,而商周让德⑲焉。宜乎立极垂统⑳,贻于后裔。当位作圣,著为世准。则涂山者,功之所由定,德之所由济,政之所由立,有天下者宜取于此。

追维大号既发,华盖既狩,方岳列位,奔走来庭,山川守神,莫敢遑宁。羽旄四合,衣裳咸会,虔恭就列,俯偻听命。然后示之以礼乐,和气周洽;申之以德刑,天威震耀。制立谟训㉘,宜在长久。后,启征有扈㉙,而夏德始衰;羿距太康而帝业不守。皇祖之训不由㉛,人亡政坠,卒就陵替。向使继代守成之君,又能绍其功德,修其政统,卑宫室、恶衣服、拜昌言、平均赋入、制定朝会,则诸侯常至而天命不去矣。兹山之会,安得独光于前欤?是以周穆遐追遗法,复会于是山,声垂天下,亦绍前轨,用此道也。故余为之铭,庶后代朝诸侯制天下者,仰则于此。

其辞曰:


惟禹体道,功厚德茂。

会诸侯卫㊳,统一宪度。

省方宣教,化制殊类㊴。

咸会坛位承奉仪矩㊶。

礼具乐备,德容既孚㊷。

乃举明刑,以弼圣谟。

则戮防风㊹,遗骨专车。

克威克明㊺,畴敢以渝。

宣昭黎献,底定寰区㊼。

传祚后昆,不承帝图㊽。

涂山岩岩,界彼东国。

惟禹之德,配天无极。

即山刊碑,贻后在则。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属山西运城)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活动,遭到顽固势力的迫害,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卒于任上。著有《柳河东集》


[注释]

①夏后氏:古史称禹受舜禅,建夏王朝,也称夏后氏、夏后或夏氏。

②仪刑:指效法,行法规,做楷模。

③垄期:指高年。八十九十日耄。

④天历:天运。即自然气数。本文指天命。

⑤南河:黄河古称。自潼关以下由西向东流的一段称为南河。

⑥万国:万邦,指全国各地。

⑦宣:公开说出、疏导。省(xǐng):检查、察看、视察。“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⑧玄圭: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亦借指特大功业。《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⑨大象:本指世界一切事物的本原。后也借指封建帝王的一统天下。

⑩五瑞:指古代以玉制成的礼器,曰“璧、璜、圭、琮、璋”等五种瑞玉。该玉为古代诸侯作符信,备受器重,视之五种祥瑞之物。

⑪玉帛:瑞玉和缣帛。古代祭祀、会盟时用的珍贵礼品。

⑫经制:治国的制度。混:统一。

⑬唐虞:唐尧、虞舜。垂:传留。不业:大业。

⑭尚德:尊从崇高的德行、服膺崇高的威望。《荀子·王制》:“无德不贵。”(没有崇高的道德就不应尊贵他)右功:右,上也。右功,看重、尊奉功绩。

⑮崇德:推崇德行。赏功:对有功者赐于财物、官爵等。

⑯至德:最高尚的道德。

⑰祚:福。本文指皇位。

⑱有夏:指夏代。二圣:指唐尧、虞舜。让功:《尚书·尧典》:“允功克让。”“推贤尚盖曰让。”这里指尧、舜推举有大功的禹,舜将天子位禅让于禹,

⑲三代:夏、商、周。让德:在德行和威望上退步。让,退也。

⑳立极垂统:树立治理国家的最高德行和威望,并把这种基业传留给后代。

当位作圣,著为世准:居于天子之位,要做到最有德行,并标举为世代尊从的准则。

追:回溯。维:通“惟”,思考。大号:号召、号令。

华盖:天子所用的伞盖。狩:天子巡阅诸侯曰“狩”。

方岳:四方的大山。《尚书·周官》:“王乃出巡……诸侯各朝于方岳。”谓天子巡行至某方岳,则诸侯会朝于此。这里是指涂山朝会。

遑宁:闲暇,安定。

羽旄:羽旗,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

衣裳:亦曰“冠裳”。古时常用以代表有身份、有地位士大夫、诸侯。“衣裳咸会”则指诸侯国与诸侯国间以礼交好之会。这里指来朝的诸侯。

谟训:谋议规训。这里偏重规仪、教训。

有扈:夏时诸侯国,故址在今陕西户县北。《史记》载:启即帝位,“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羿:夏时有穷氏之国君。善于射箭,亦指“后羿”。太康:启的儿子。荒淫暴虐为羿所逐。

由:顺从,听从,用。

陵替:纪纲废弛,上下失序,社会秩序混乱。《左传·昭公八年》:“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

守成:遵守成法。

卑宫室:宫室简陋。

恶:讨厌、憎恨,与“美”“好”相对。《汉书·王莽传》:“恶衣恶食,陋车驽马。”

周穆:周穆王,周朝天子。

体:实行、实践。《淮南子·氾论训》“故圣人以身体之。

侯卫:自侯服至卫服之地,借指侯服至卫服之间,拱卫天子的诸侯。

殊类:不同的类别。这里指文明程度、风俗习惯各异的不同族类。化制:教化、节制。

坛位:古代遇大事,如朝会、盟誓、封拜等都立坛以示尊重。坛位或曰“坛席”坛上设席为坐,表示待遇隆重。

仪矩:礼仪、规矩。

孚:信用。为人所信服。如深孚众望。

弼:辅佐,辅正。

防风:传说古部落酋长名。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装满大车,血从淮河的“上红”流至“下红”,荆山峡谷的淮水上下皆赤。红与洪音同,后人将红写作洪,传说涂山脚下上洪村和下洪村,村名均由此而来

克:能,战胜,制伏《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尚书·胤征》:“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克明克威:能以明德亲九族,能以威德使人心悦诚服。

畴:畴古通俦,表示疑问,相当于“谁”。敢:冒昧之辞。

底定寰区:底,指达到;寰区,广大地域。

不承: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帝图:帝王治国的谋略,引申为帝业,指帝王应天命的图箓。


[译文]

夏后氏王朝的开拓者禹帝创建了大功,登上了大位,树立了大政。他为普天下的部落而勤苦劳作,使四方和谐安宁。他以威力和关怀并施的治理之道,成为后来王者的楷模。当远古时代洪水淹没了广大土地,大禹从黄河的壶口开始疏导天下的江河,从而建立了大功。当舜帝年老,大禹顺应形势,立足于中原的黄河流域而接受天下的推崇,从而登上了作为部落联盟最高领袖的帝位。他在广大部落的拥戴下,普遍地视察民情实施教化,在涂山召开部落首领大会,从而确立了治理天下的大政方针。论功劳,没有比抵御洪水大灾更高的,于是以获得所赐的黑色宝玉而受到舜帝的褒奖。论地位,没有比执掌统领天下大权更高的了,于是集中了各部落首领作为信符用的五种瑞玉,以建立部落联盟最高领袖的权威。论政治,没有比统一天下更重要的了,于是由各地部落首领们手执玉器和丝绸来赴会朝觐,以遵守一致的号令。他正是继唐尧虞舜之后,开创传留于后人的大业,使夏朝建于商、周两朝之前,树立后世帝王典范的人。

啊!天地的规律既崇尚道德而又重视功勋;帝王的原则也是既崇尚道德又奖励功勋。因而尧舜的道德水平极高而不传位给自己的后裔;商汤王、周武王有巨大功勋而将王位传给子孙。大禹的道德与尧舜相当,而功勋胜过尧舜:大禹的功勋居夏商周三代之首,而道德水平则高过商汤王和周武王。因而可以建立最高尚的道德传统、留给后世、这就要在当时的岗位上,做到自我完善,建立起为世代遵从的道德准则、因此说,正是涂山使大禹的丰功伟绩得以建立,道德风范得以形成,大政方针得以确立,使后来有天下者可以取法于此地。

追思当年禹帝登位,称作夏后的号令已经发布,作为帝王已经视察了辖地,四方的部落首领,争先前来归附,山川的守卫者,也不敢懈息。以羽毛装饰的仪仗汇合自各处,部落首领们都前来集会,他们虔诚恭敬地列队,弯腰听从命令。然后示之礼乐,造成和谐的氛围;施之以恩德和刑罚,使天子的威严得到有力的宣扬;于是制制定了政策和法规,以利于长久地实行。

后来,禹的儿子启征讨有扈氏部落,而夏朝的道德影响力开始衰落。启的儿子太康被东夷的后羿夺去了王位,致使中央政权丧失。皇祖大禹的遗训得不到遵守于是人身不保,政权旁落,终于导致改朝换代。假使继承天下而遵守成法的君王又能够学习禹的功德,沿袭禹的政治传统,做到居室、衣着力求俭朴,虚心听取意见,平衡税赋负担,制定并坚持中央的会议制度,那么,各地方的首领就会经常来朝拜,中央政权就能巩固起来。

而这涂山之会,怎么能由它独自地光照于后世呢?于是周穆王也远学大禹遗留的做法,再次召开诸侯大会于涂山,做到天下闻名,这正是由于他追寻大禹的前车之轨,沿用了大禹的思路。

因此,我为涂山作铭文,希望后代制会诸侯、治理天下的人,对此有所遵循。铭文的内容是:

大禹躬亲行道,功勋卓著,品德高尚。他在涂山举行诸侯大会,统一法规制度他视察各方,宣扬教化,他的影响甚至使远方异域都受到感召。各地诸侯都来朝拜并遵奉他所制定的法度和准则。从而也使礼仪和音乐都得以具有和完备。恩德既已服人,进而严明法纪。为了保证中央政令的执行,处决了不听调遣的防风氏侯国的首领,遗骨满车。大禹贤明而又有威望,谁能同他相比较。他指挥着民众和诸侯以统一的号令使九州得到治理。他又把事业传给后人,从而使启得以接着实现华夏帝国的宏图。涂山高峻,屹立在邻近东部的地区,大禹的德行,可以与永无穷尽的苍天相比配。我在涂山将歌颂大禹的铭文刻石为碑,为的是留给后来者作为学习的典范。

30

涂山铭并序

柳宗元


惟夏后氏①建大功,定大位,立大政,勤劳万邦,和宁四极,威怀九有,仪刑②后王。当乎洪荒方割,灾被下土,自壶口而导百川,大功建焉。虞帝耄期③,承顺天历④,自南河⑤而受四海,大位定焉。万国⑥既同,宜⑦省风教,自涂山而会诸侯,大政立焉。功莫崇乎御大灾,乃赐玄圭⑧,以承帝命。位莫尊乎执大象⑨,乃辑五瑞⑩,以建皇极。政莫先乎齐大统,乃朝玉帛⑪,以混经制⑫。是所以承唐虞之后,垂子孙之不业⑬,立商周之前,树帝王之洪范者也。

呜呼!天地之道尚德而右功⑭。帝王之政崇德而赏功⑮。故尧舜至德⑯,而位不及嗣。汤武大功,而祚⑰延于世。有夏德配于二圣,而唐虞让功⑱焉。功冠于三代,而商周让德⑲焉。宜乎立极垂统⑳,贻于后裔。当位作圣,著为世准。则涂山者,功之所由定,德之所由济,政之所由立,有天下者宜取于此。

追维大号既发,华盖既狩,方岳列位,奔走来庭,山川守神,莫敢遑宁。羽旄四合,衣裳咸会,虔恭就列,俯偻听命。然后示之以礼乐,和气周洽;申之以德刑,天威震耀。制立谟训㉘,宜在长久。后,启征有扈㉙,而夏德始衰;羿距太康而帝业不守。皇祖之训不由㉛,人亡政坠,卒就陵替。向使继代守成之君,又能绍其功德,修其政统,卑宫室、恶衣服、拜昌言、平均赋入、制定朝会,则诸侯常至而天命不去矣。兹山之会,安得独光于前欤?是以周穆遐追遗法,复会于是山,声垂天下,亦绍前轨,用此道也。故余为之铭,庶后代朝诸侯制天下者,仰则于此。

其辞曰:


惟禹体道,功厚德茂。

会诸侯卫㊳,统一宪度。

省方宣教,化制殊类㊴。

咸会坛位承奉仪矩㊶。

礼具乐备,德容既孚㊷。

乃举明刑,以弼圣谟。

则戮防风㊹,遗骨专车。

克威克明㊺,畴敢以渝。

宣昭黎献,底定寰区㊼。

传祚后昆,不承帝图㊽。

涂山岩岩,界彼东国。

惟禹之德,配天无极。

即山刊碑,贻后在则。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属山西运城)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活动,遭到顽固势力的迫害,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任柳州刺史,卒于任上。著有《柳河东集》


[注释]

①夏后氏:古史称禹受舜禅,建夏王朝,也称夏后氏、夏后或夏氏。

②仪刑:指效法,行法规,做楷模。

③垄期:指高年。八十九十日耄。

④天历:天运。即自然气数。本文指天命。

⑤南河:黄河古称。自潼关以下由西向东流的一段称为南河。

⑥万国:万邦,指全国各地。

⑦宣:公开说出、疏导。省(xǐng):检查、察看、视察。“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⑧玄圭: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亦借指特大功业。《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⑨大象:本指世界一切事物的本原。后也借指封建帝王的一统天下。

⑩五瑞:指古代以玉制成的礼器,曰“璧、璜、圭、琮、璋”等五种瑞玉。该玉为古代诸侯作符信,备受器重,视之五种祥瑞之物。

⑪玉帛:瑞玉和缣帛。古代祭祀、会盟时用的珍贵礼品。

⑫经制:治国的制度。混:统一。

⑬唐虞:唐尧、虞舜。垂:传留。不业:大业。

⑭尚德:尊从崇高的德行、服膺崇高的威望。《荀子·王制》:“无德不贵。”(没有崇高的道德就不应尊贵他)右功:右,上也。右功,看重、尊奉功绩。

⑮崇德:推崇德行。赏功:对有功者赐于财物、官爵等。

⑯至德:最高尚的道德。

⑰祚:福。本文指皇位。

⑱有夏:指夏代。二圣:指唐尧、虞舜。让功:《尚书·尧典》:“允功克让。”“推贤尚盖曰让。”这里指尧、舜推举有大功的禹,舜将天子位禅让于禹,

⑲三代:夏、商、周。让德:在德行和威望上退步。让,退也。

⑳立极垂统:树立治理国家的最高德行和威望,并把这种基业传留给后代。

当位作圣,著为世准:居于天子之位,要做到最有德行,并标举为世代尊从的准则。

追:回溯。维:通“惟”,思考。大号:号召、号令。

华盖:天子所用的伞盖。狩:天子巡阅诸侯曰“狩”。

方岳:四方的大山。《尚书·周官》:“王乃出巡……诸侯各朝于方岳。”谓天子巡行至某方岳,则诸侯会朝于此。这里是指涂山朝会。

遑宁:闲暇,安定。

羽旄:羽旗,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之类。

衣裳:亦曰“冠裳”。古时常用以代表有身份、有地位士大夫、诸侯。“衣裳咸会”则指诸侯国与诸侯国间以礼交好之会。这里指来朝的诸侯。

谟训:谋议规训。这里偏重规仪、教训。

有扈:夏时诸侯国,故址在今陕西户县北。《史记》载:启即帝位,“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羿:夏时有穷氏之国君。善于射箭,亦指“后羿”。太康:启的儿子。荒淫暴虐为羿所逐。

由:顺从,听从,用。

陵替:纪纲废弛,上下失序,社会秩序混乱。《左传·昭公八年》:“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

守成:遵守成法。

卑宫室:宫室简陋。

恶:讨厌、憎恨,与“美”“好”相对。《汉书·王莽传》:“恶衣恶食,陋车驽马。”

周穆:周穆王,周朝天子。

体:实行、实践。《淮南子·氾论训》“故圣人以身体之。

侯卫:自侯服至卫服之地,借指侯服至卫服之间,拱卫天子的诸侯。

殊类:不同的类别。这里指文明程度、风俗习惯各异的不同族类。化制:教化、节制。

坛位:古代遇大事,如朝会、盟誓、封拜等都立坛以示尊重。坛位或曰“坛席”坛上设席为坐,表示待遇隆重。

仪矩:礼仪、规矩。

孚:信用。为人所信服。如深孚众望。

弼:辅佐,辅正。

防风:传说古部落酋长名。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装满大车,血从淮河的“上红”流至“下红”,荆山峡谷的淮水上下皆赤。红与洪音同,后人将红写作洪,传说涂山脚下上洪村和下洪村,村名均由此而来

克:能,战胜,制伏《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尚书·胤征》:“威克厥爱,允济;爱克厥威,允罔功。”克明克威:能以明德亲九族,能以威德使人心悦诚服。

畴:畴古通俦,表示疑问,相当于“谁”。敢:冒昧之辞。

底定寰区:底,指达到;寰区,广大地域。

不承:很好地继承,旧谓帝王承天受命,常曰“丕承”。帝图:帝王治国的谋略,引申为帝业,指帝王应天命的图箓。


[译文]

夏后氏王朝的开拓者禹帝创建了大功,登上了大位,树立了大政。他为普天下的部落而勤苦劳作,使四方和谐安宁。他以威力和关怀并施的治理之道,成为后来王者的楷模。当远古时代洪水淹没了广大土地,大禹从黄河的壶口开始疏导天下的江河,从而建立了大功。当舜帝年老,大禹顺应形势,立足于中原的黄河流域而接受天下的推崇,从而登上了作为部落联盟最高领袖的帝位。他在广大部落的拥戴下,普遍地视察民情实施教化,在涂山召开部落首领大会,从而确立了治理天下的大政方针。论功劳,没有比抵御洪水大灾更高的,于是以获得所赐的黑色宝玉而受到舜帝的褒奖。论地位,没有比执掌统领天下大权更高的了,于是集中了各部落首领作为信符用的五种瑞玉,以建立部落联盟最高领袖的权威。论政治,没有比统一天下更重要的了,于是由各地部落首领们手执玉器和丝绸来赴会朝觐,以遵守一致的号令。他正是继唐尧虞舜之后,开创传留于后人的大业,使夏朝建于商、周两朝之前,树立后世帝王典范的人。

啊!天地的规律既崇尚道德而又重视功勋;帝王的原则也是既崇尚道德又奖励功勋。因而尧舜的道德水平极高而不传位给自己的后裔;商汤王、周武王有巨大功勋而将王位传给子孙。大禹的道德与尧舜相当,而功勋胜过尧舜:大禹的功勋居夏商周三代之首,而道德水平则高过商汤王和周武王。因而可以建立最高尚的道德传统、留给后世、这就要在当时的岗位上,做到自我完善,建立起为世代遵从的道德准则、因此说,正是涂山使大禹的丰功伟绩得以建立,道德风范得以形成,大政方针得以确立,使后来有天下者可以取法于此地。

追思当年禹帝登位,称作夏后的号令已经发布,作为帝王已经视察了辖地,四方的部落首领,争先前来归附,山川的守卫者,也不敢懈息。以羽毛装饰的仪仗汇合自各处,部落首领们都前来集会,他们虔诚恭敬地列队,弯腰听从命令。然后示之礼乐,造成和谐的氛围;施之以恩德和刑罚,使天子的威严得到有力的宣扬;于是制制定了政策和法规,以利于长久地实行。

后来,禹的儿子启征讨有扈氏部落,而夏朝的道德影响力开始衰落。启的儿子太康被东夷的后羿夺去了王位,致使中央政权丧失。皇祖大禹的遗训得不到遵守于是人身不保,政权旁落,终于导致改朝换代。假使继承天下而遵守成法的君王又能够学习禹的功德,沿袭禹的政治传统,做到居室、衣着力求俭朴,虚心听取意见,平衡税赋负担,制定并坚持中央的会议制度,那么,各地方的首领就会经常来朝拜,中央政权就能巩固起来。

而这涂山之会,怎么能由它独自地光照于后世呢?于是周穆王也远学大禹遗留的做法,再次召开诸侯大会于涂山,做到天下闻名,这正是由于他追寻大禹的前车之轨,沿用了大禹的思路。

因此,我为涂山作铭文,希望后代制会诸侯、治理天下的人,对此有所遵循。铭文的内容是:

大禹躬亲行道,功勋卓著,品德高尚。他在涂山举行诸侯大会,统一法规制度他视察各方,宣扬教化,他的影响甚至使远方异域都受到感召。各地诸侯都来朝拜并遵奉他所制定的法度和准则。从而也使礼仪和音乐都得以具有和完备。恩德既已服人,进而严明法纪。为了保证中央政令的执行,处决了不听调遣的防风氏侯国的首领,遗骨满车。大禹贤明而又有威望,谁能同他相比较。他指挥着民众和诸侯以统一的号令使九州得到治理。他又把事业传给后人,从而使启得以接着实现华夏帝国的宏图。涂山高峻,屹立在邻近东部的地区,大禹的德行,可以与永无穷尽的苍天相比配。我在涂山将歌颂大禹的铭文刻石为碑,为的是留给后来者作为学习的典范。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