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清•朱云锦《淮水说》

2024-07-20 15:13 蚌埠发布客户端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江河巨擘。她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脉,由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淮河干流——凤台峡山口段  崔德密 摄


从上古时代的大禹治水到千年前的黄河夺淮入海,从近代的水灾频仍到新中国的治淮工程,千百年来,淮河既曾带给我们无数难忘的记忆,亦润泽着一方沃土,滋养着无数生灵,承载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真挚期盼。


▲淮河干流——凤台峡山口段  崔德密 摄


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因淮河而兴,因淮河而美,因淮河而发展,而伴随着“靓淮河”工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与河湖的关系得以重塑,“河湖清亲两岸绿”生态样板日趋成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河南南湾水库  崔德密 摄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的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淮河文章,讲好淮河故事,带领大家更多地了解一条你可能知道,又可能知之不多的淮河,了解她的前世今生。让我们跟着水利专家一同溯源,揭开这条大河的神秘面纱……

▲淮河干流——河南出山店水库  崔德密 摄


第一辑  漫话淮河

第一期  从淮水,说起…

第二期 “淮”字,怎么解?

第三期  探寻淮河之源…(上)

第四期 探寻淮河之源…(下)

第二辑  诗话淮河

第一期  苏轼两兄弟的淮河七绝

第二期  宋濂《游荆涂二山记》

第三期  诗赋咏淮(明代以前)

第四期  新一波有关淮河的诗赋来了,明代以后的…

第三辑  史话淮河

第一期  张謇谈淮河的历史

第二期  从中国水利史看淮河变迁(上)

第三期  从中国水利史看淮河变迁(下)

自古以来,淮河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摇篮。然而,淮河流域的洪水频发,也给这片土地带来水患。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到封建社会的治水,再到近现代的科学治水实践,治淮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波澜壮阔。

在这漫长的治水历程中,涌现出无数治水英雄和智者,他们或筑堤防洪,或挑浚河道,或修建陂塘,以不同的方式,努力让淮河之水造福于民,谱写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治水史诗。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治淮的历程,不仅是为了铭记那些为治水事业付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们,更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未来的治水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让淮河安澜、造福于民。

今天推出   第三辑   史话淮河   第四期


清•朱云锦《淮水说》

《淮水说》一文缘起

朱云锦,字炯斋,清直隶永清人。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朱云锦游幕河南,时值吴邦庆任河南布政使,朱氏受其嘱,辑录《豫乘识小录》一书,涉及水利的文章有《漕运说》《黄河说》《淮水说》《漳卫合流说》《贾鲁河说》《嵩山说》(以上为卷上),《关塞形胜说》《田渠说》(以上为卷下),收录其中。

《豫乘识小录》(卷上,同治十二年刻本)

嘉庆二十五年,吴邦庆奉命巡抚安徽,复嘱朱云锦袭前所为,撰辑《皖省志略》四卷,有清道光元年(1821年)金阊传书斋毛上珍刻本,清光绪七年(1881年)金阊传书斋毛氏重新刻本。

《皖省志略》(道光元年刻本)

吴邦庆,又是何人?

吴邦庆(1765-1848年),字霁峰,顺天霸州人。

嘉庆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巡视东漕,奏请重浚运河,数论河漕事,多被采用。

十九年,擢鸿胪寺少卿,命偕内阁学士穆彰阿督濬北运河,累迁内阁侍读学士。

二十年,出为山西布政使,调河南布政使,护理巡抚(低级官员临时充任高级官员时称为护理)。

二十三年,擢湖南巡抚,调福建,未任之。

二十五年,擢兵部侍郎,调刑部,寻授安徽巡抚。

时,黄水注淮,凤、颍被灾;而皖南苦旱,又赴灾区赈抚。

后,累迁少詹事。

在官时,考《河南通省志》乘所载有水田处,胪列其水之衰旺,溉田多寡之数,为《渠田说》。

修防之暇,率道厅捐赀造水车,就马营坝北及蔡家楼大洼积水地七千馀亩试行垦治。

初,吴邦庆著《畿辅水利丛书》,道光四年(1824)成书,约四十万字,共收录有七种:

1.《直隶河渠志》,清陈仪著,辑自雍正《畿辅通志·河渠》。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直隶河渠志》(卷一,道光四年刻本)

2.《陈学士文钞》,辑自陈仪所著文集中有关畿辅河道水利的文章,共8篇。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陈学士文钞》(卷二,道光四年刻本)

3.《潞水客谈》,又名《西北水利议》,明徐贞明著,万历三年,即1575年成书。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潞水客谈》(卷三,道光四年刻本)

4.《怡贤亲王疏钞》,辑自雍正《畿辅通志》,怡贤亲王允祥(原名胤祥,康熙帝之子)于雍正三年至八年间,即1725-1730年,主持畿辅水利营田的奏疏9篇。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怡贤亲王疏钞》(卷四,道光四年刻本)

5.《水利营田图说》,辑自雍正《畿辅通志》,清陈仪所著《水利营田》,并参据乾隆《畿辅义仓图》,按照营田所在州县,补图37幅,编为图说。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水利营田图说》(卷五,道光四年刻本)

6.《畿辅水利辑览》,搜集汇辑分散在各种古籍中的宋何承矩、元虞集、明汪应蛟等人的水利奏议、文章,共10篇。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畿辅水利辑览》(卷六,道光四年刻本)

7.《泽农要录》,从《齐民要术》等古农书中,搜集摘录有关开垦水田、种植水稻等记载编成。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泽农要录》(卷七,道光四年刻本)

此外,还收录有吴邦庆自著的《畿辅河道管见》和《畿辅水利私议》二文。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畿辅河道管见(畿辅水利私议)》(卷八,道光四年刻本)

《畿辅河道管见》,对海河五大水系的四五十条骨干河道,逐一叙明原委和治理方法,末附《书后》一篇,是吴邦庆研究畿辅河道水利的概括总结。

《畿辅水利私议》,是《畿辅水道管见》的姐妹篇,代表了吴邦庆的治水主张和见解,与《畿辅河道管见》合为一卷。

这套丛书,有道光四年刻本。


说说《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朱云锦撰写的《淮水说》之后被王锡祺收录编进了《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为清光绪年间著名的编辑家王锡祺所编辑。

王锡祺(1855-1913年),字寿萱,号瘦丹,江苏清河人。

王锡祺生平喜好舆地游览之书,“闻人谈游事则色然喜,阅诸家记录与夫行程日记,即欣然而神往”“凡山经、地志以至集部诸书,无不泛览”。

据《续清河县志》记载,王氏藏书,达数万卷。

王氏,长于地理之学,终日置身书海,埋头著述。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辑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精装20册,行世。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卷帙繁浩,共12帙,64卷,收录舆地类书篇1200种;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有12帙,不分卷,收书58种;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再补编》也分12帙,不分卷,收书90种。

这部丛书,共36帙,64卷,收书1348种。(补编与再补编,不分卷)

就《丛钞》所收书文的种类而言,堪称清代舆地丛书之最。

这套丛书的辑录资料,大体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来源于专书、地志,如《丛钞》第一帙的《地球志略》摘录于《瀛环志略》卷一《地球》;《丛钞》第二帙的《绥服内蒙古记》,摘录于《圣武记》卷三《国朝绥服蒙古记》内六盟蒙古;《丛钞》第三帙的《雅克萨考》摘录于《朔方备乘》卷十四,《尼布楚考》摘录于《朔方备乘》卷十五等等。

二是,来源于清人文集,如《丛钞》第四帙的《登泰山记》取材于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十四;《登南岳记》取材于唐仲冕《陶山文录》卷七;《游庐山记》取材于洪亮吉《更生斋乙集》卷八;《游九华山记》取材于施闰章《愚山先生学余文集》卷十四等等。

三是,来源于各种传抄本、稿本,如杨宾的《柳边纪略》,高士奇的《扈从东巡日录》,博明的《凤城琐录》等等。

四是,来源于今已不知所本的各种文献,这些文献原书亡佚后,《丛钞》却将有关内容,保存了下来。

《丛钞》,收录山川水利的文集、稿本资料真是不少,仅简单整理,收录涉及淮河流域方面的内容也有不少,如:

《江苏考略》一卷,清龚柴撰,第一帙第二册;

《安徽考略》一卷,清龚柴撰,第一帙第二册;

《河南考略》一卷,清龚柴撰,第一帙第三册;

《山东考略》一卷,清龚柴撰,第一帙第三册;

《驿站路程》一卷,阙名,第一帙第三册;

《方舆诸山考》一卷,清王锡祺撰,第四帙第九册;

《水道总考》一卷,清华湛恩撰,第四帙第九册;

《水经要览》一卷,清黄锡龄撰,第四帙第十册;

《各省水道图说》一卷 ,阙名, 第四帙第十册;

《淮水编》一卷,清齐召南撰, 第四帙第十册;

《淮水考》一卷,清郭起元撰, 第四帙第十册;

《淮水说》一卷,清朱云锦撰, 第四帙第十册;

《寻淮源记》一卷,清沈彤撰, 第四帙第十册;

《入淮巨川编》一卷,清齐召南撰, 第四帙第十册;

《汴水说》一卷,清朱际虞撰, 第四帙第十一册;

《汝水说》一卷,清冯焌光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山东诸水编》一卷,清齐昭南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会通河水道记》一卷,清俞正燮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浚小清河议》一卷,清张鹏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贾鲁河说》一卷,清朱云锦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运河水道编》一卷,清齐召南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扬州水利论》一卷,第四帙第十一册;

《治下河论》一卷,清张鹏翮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泄湖入江议》一卷,清叶机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高家堰记》一卷,清俞正燮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淮北水利说》一卷,清丁显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泛颍记》一卷,清彭兆荪撰,第四帙第十四册;

《还京日记》一卷,清吴锡麒撰,第五帙第一册;

《南归记》一卷,清吴锡麒撰,第五帙第一册;

《停骖随笔》一卷,清程庭撰,第五帙第一册;

《舟行日记》一卷,清姚文然撰,第五帙第一册;

《转漕日记》一卷,清李钧撰,第五帙第一册;

《舟行记》一卷,清张必刚撰,第五帙第二册;

《北行日记》一卷,清陈炳泰撰,第五帙第三册;

《北行日记》一卷,清王锡祺撰,第五帙第三册;

《鸿雪因缘图记》一卷,清麟庆撰,第五帙第三册;

《扬州名胜录》一卷,清李斗撰,第六帙第二册;

《真州风土记》一卷,清厉秀芳撰,第六帙第二册;

《山阳风俗物产志》一卷,清吴昆田撰,第六帙第二册;

《清河风俗物产志》一卷,清鲁一同撰,第六帙第二册;

《徐州舆地考》一卷,清方骏谟撰,第六帙第二册;

《河南关塞形胜说》一卷,清朱云锦 撰,第六帙第三册;

《江苏地略》一卷,清马冠群撰,再补编第一帙;

《安徽地略》一卷,清马冠群撰,再䃼编第一帙;

《河南地略》一卷,清马冠群撰,再补编第一帙;

《山东地略》一卷,清马冠群撰,再补编第一帙;

《驿站路程》一卷,阙名,再补编第一帙;

《涂山游记》一卷,清林之芬撰,再䃼编第四帙;

《荆山游记》一卷,清林之芬撰,再䃼编第四帙;

为便于使用时容易查找,并将其书名、著者和帙册,也一并查录如上。

这些资料编入《丛钞》时,一般皆照原书过录,一字不改,也有少数有过改动过个别字句。

该书卷帙浩繁,内容充实,包括地理总论、中国各省和边区形势、抚绥武功、旅行纪程、山川舆地、山水游记、各地风土人情、少数民族风俗,以及当时世界其他各国的山川地理形势、各大洋情况和欧美各国见闻等。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包括正编、补编、再补编三大编。其补编、再补编,范围更广泛,内容更详实,保存了清代相当完整且珍贵的地理资料,是研究清代中外历史地理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部丛书。

注:方壶,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日岱舆,二日员峤,三日方壶,四日瀛州,五日蓬莱。

《丛钞》起名“小方壶”,言所居如神仙然。

舆地,同义复合词。舆,即地。

《周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

《史记·三王世家》:御史奏舆地图。

司马贞《索隐》: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

《丛钞》,自光绪三年至二十三年(1877—1897年),历时二十年始完成。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清光绪十七年(1891),上海著易堂铅印本。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目录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著易堂铅印本。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目录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再补编》,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著易堂铅印本。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再补编》目录

前面有关人物和丛书的介绍是有必要加以前置说明的,以便进一步理解本文主题内容的来源、记载和出处所在。


《淮水说》全文

淮水说

朱云锦 著

淮出南阳府桐柏县,桐柏山下有淮井,淮源从井出。

《水经》谓出胎簪山,即桐柏之支峰也。

东南流经信阳州城北四十五里,至确山县境,又东七十里,至罗山县境,北岸为正阳县境,又东经息县南五里,又东北流百四十余里,经固始县北。

淮之北岸,为江南边方口,自此遂出河南境。

注:1645年,顺治帝改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今日之安徽、江苏两省)。

1661年,顺治又将江南省拆成两块,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分而治之。

1667年,康熙将江南右布政使司改为江苏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

在乾隆《清一统志》中,明确了江南省的命名,江苏取江宁府和苏州府之首字而来;安徽取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首字。

此时,安徽、江苏两省共有三个省会:江宁是安徽和江苏共享的省会,安庆是安徽省会,苏州是江苏省会。

1760年,乾隆废除苏州的省会地位,安庆仍为安徽的省会。

方口,地名不详。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淮水说》(第四帙第十册)

按:淮水萦回豫省五百八十里。

入淮之水,则有信阳之狮河,罗山之竹竿(竹竿河),光山之寨河,商(商城)之春河(白露河支流)、白露(白露河),商、固(固始)之史曲(史河),各挟山溪陂泽之水,共一百三十六道,竞流奔汇入其中。

又有发源于西平洪、汝二水,上承南阳之潕(舞水,现洪河支流三里河)、滚(滚河)、洪(洪河)、瀙(瀙水,沙河的古称,现称汝河),南接确(确山)、遂(遂平)之吴寨(溱头河,清代亦称吴寨河)、黄酉(黄酉河,又名练家河,源出乐山,即练河之上流也),共带支流六十五道,若江汉之朝宗焉。

《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卷四,同治二年刻本)

至三尖(现固始之三河尖),而淮流更巨。

《水经注图》(杨守敬、熊会贞作)

又东北经颍州城南,又来流十里,而天息山所出之汝水,溢之以鲁山之滍河(滍河,即现之沙河),历伊(伊川)、汝(汝阳)、宝(宝丰)、郏(郏县),统合两岸旁流四十二道。

贯襄城,经叶(叶县)、舞(舞阳),逮郾城,襟带灰(灰河)、灃(澧水)、泥(泥河,现泥河洼)、湛(湛河,即湛水,源出宝丰县东南,经平顶山、叶县,至襄城入北汝河),纳支派十三道,并合于汝,而入焉,谓之淮口(淮口,即古代汝口,现在的洪河口),南岸即霍邱县界。

又东经颍上县南,又东流三十五里,即东、西正阳镇也。则有登封之颍水,长葛之潠水(潠水,也称清潠河),许州(许昌)之石梁(石梁河),旁挟支流一十五道,群统于颍,以入淮,谓之颍口(现在的颍河沫河口,正阳关对面的下游)。

又东六十里,至寿州之北,肥水(东淝河)自南流入焉,谓之肥口。

又东经怀远县南一里,流经荆涂两山之曲,至县城之东稍折而北。

而涡水,挟带睢(睢县。疑指睢水,战国魏所开鸿沟支派之一,故道自河南开封东从鸿沟分出东流经杞县、睢县北,宁陵、商丘南,夏邑、永城北,安徽濉溪县南,宿州市、灵璧、江苏睢宁北,至宿迁市南注入古代泗水)、柘(柘城。疑指惠济河,古称汴河,北宋时曾是中原通向东南的主要河道,自明朝后其流逐断,清乾隆六年,河南巡抚雅尔图,奉命开挖汴河故道,竣工后赐名为惠济河)、宁(宁陵。疑指现大沙河)、鹿(鹿邑)之流,由谯郡(今亳州),至此而入焉,谓之涡口(即怀远县之涡河口)。

又东至凤阳之北,又东流经临淮城北,稍东曰新河口,濠水自南流入焉,谓之濠口(即现临淮关)。

东流八十里,经五河城东南,有浍河、沱河、漴河、潼河自县西北,次第入焉,与淮为五,故谓之五河口。

又东经泗州城南一里,南岸去盱眙县二里,两城相距凡七里。

自昔为淮流襟束之处,则有汴水,根据于荥(荥水,水名,小水。《说文》:“荥,绝小水也;《山海经·大荒南经》:有荥山, 荥水出焉)、郑(郑水,今在郑州市和中牟县境,《隋书·地理志》:有郑水;《寰宇记》 卷9:郑水,一名不家水,源出梅山)、须(须水)、索(索水)、金(现金水河)、京(京水,一名黄水,今,贾鲁河上源。《水经·济水注》:发源京县黄堆山,东南流,名祝龙泉,泉势沸涌,状若巨鼎扬汤,西南流谓之龙项口,世谓之京水。北流注于济水。北宋建隆初,凿渠引京水东流,名金水河)之九水,会归贾鲁,并邀新密之洧水、双洎水十三道,兼清水,经泗州城东,而入焉,谓之汴口(现盱眙县淮河镇位置,今淹淤废)。

《水经注图》(杨守敬、熊会贞作)

宋时,以此为漕运之要冲,自此遂汇入洪泽湖,出清口与黄河会,东则刷黄入海。

南则,入运归江,自发源至入江海处,约皆二千里云。

《水经注图》(杨守敬、熊会贞作)

按:豫省大河之南,诸水伊(伊水)、瀍(瀍水)、涧(涧水,古称穀水,今名涧河),皆入洛以归。

《水经注图》(杨守敬、熊会贞作)

河自此而南,则支流皆汇于贾鲁,汝、颍诸大水。

而诸水,或在豫境,或在江南境,皆陆续归淮,至洪泽湖。

则又受淮之全流,故虽出清口,而分流于江、海。

而盛秋异涨,无岁无之。

《豫乘识小录•淮水说》(卷上,同治十二年文耀斋刻本)

《淮水说》文章虽短,但是淮河干支流的相互关系是比较清楚的。

特别是河南境内的主要支流及其关系,尽量详细提到。

由于受黄河历次侵淮夺淮影响,郑州以下河道历来淤积废浚,变化多,改道多,很难搞得清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不同变迁。

若不借《水经注图》,恐怕一时也难以说得清楚。

《淮水说》著者朱云锦,游幕河南,受时任河南布政使吴邦庆委托,辑录《豫乘识小录》之际,并收录了自己的《淮水说》,当然要对河南省相关河道的交待的更为细致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篇《淮水说》总体上还是比较简单,属于粗线条的描述淮河水系的轮廓。

由浅入深,也是渐进了解淮河水系老河道的启迪性文章。

其实,整理资料的过程,也是促使进一步了解淮北平原上的河流水系变迁的过程。

只有更多关注相关文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淮河及其支流的变化过程。


来源:蚌埠日报社

策划:朱素贤  

特约撰稿/古籍图片收集提供: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业委员会会员、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处原一级调研员 吴旭

淮河今照特约拍摄: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原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崔德密


24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淮河,是中国东部的江河巨擘。她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脉,由西向东,流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干流在江苏扬州三江营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

▲淮河干流——凤台峡山口段  崔德密 摄


从上古时代的大禹治水到千年前的黄河夺淮入海,从近代的水灾频仍到新中国的治淮工程,千百年来,淮河既曾带给我们无数难忘的记忆,亦润泽着一方沃土,滋养着无数生灵,承载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真挚期盼。


▲淮河干流——凤台峡山口段  崔德密 摄


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因淮河而兴,因淮河而美,因淮河而发展,而伴随着“靓淮河”工程的不断深入,城市与河湖的关系得以重塑,“河湖清亲两岸绿”生态样板日趋成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


▲河南南湾水库  崔德密 摄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蚌埠,是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建设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的主流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淮河文章,讲好淮河故事,带领大家更多地了解一条你可能知道,又可能知之不多的淮河,了解她的前世今生。让我们跟着水利专家一同溯源,揭开这条大河的神秘面纱……

▲淮河干流——河南出山店水库  崔德密 摄


第一辑  漫话淮河

第一期  从淮水,说起…

第二期 “淮”字,怎么解?

第三期  探寻淮河之源…(上)

第四期 探寻淮河之源…(下)

第二辑  诗话淮河

第一期  苏轼两兄弟的淮河七绝

第二期  宋濂《游荆涂二山记》

第三期  诗赋咏淮(明代以前)

第四期  新一波有关淮河的诗赋来了,明代以后的…

第三辑  史话淮河

第一期  张謇谈淮河的历史

第二期  从中国水利史看淮河变迁(上)

第三期  从中国水利史看淮河变迁(下)

自古以来,淮河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成为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摇篮。然而,淮河流域的洪水频发,也给这片土地带来水患。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到封建社会的治水,再到近现代的科学治水实践,治淮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波澜壮阔。

在这漫长的治水历程中,涌现出无数治水英雄和智者,他们或筑堤防洪,或挑浚河道,或修建陂塘,以不同的方式,努力让淮河之水造福于民,谱写了一部部波澜壮阔的治水史诗。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治淮的历程,不仅是为了铭记那些为治水事业付出努力和贡献的人们,更是为了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未来的治水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让淮河安澜、造福于民。

今天推出   第三辑   史话淮河   第四期


清•朱云锦《淮水说》

《淮水说》一文缘起

朱云锦,字炯斋,清直隶永清人。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朱云锦游幕河南,时值吴邦庆任河南布政使,朱氏受其嘱,辑录《豫乘识小录》一书,涉及水利的文章有《漕运说》《黄河说》《淮水说》《漳卫合流说》《贾鲁河说》《嵩山说》(以上为卷上),《关塞形胜说》《田渠说》(以上为卷下),收录其中。

《豫乘识小录》(卷上,同治十二年刻本)

嘉庆二十五年,吴邦庆奉命巡抚安徽,复嘱朱云锦袭前所为,撰辑《皖省志略》四卷,有清道光元年(1821年)金阊传书斋毛上珍刻本,清光绪七年(1881年)金阊传书斋毛氏重新刻本。

《皖省志略》(道光元年刻本)

吴邦庆,又是何人?

吴邦庆(1765-1848年),字霁峰,顺天霸州人。

嘉庆元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巡视东漕,奏请重浚运河,数论河漕事,多被采用。

十九年,擢鸿胪寺少卿,命偕内阁学士穆彰阿督濬北运河,累迁内阁侍读学士。

二十年,出为山西布政使,调河南布政使,护理巡抚(低级官员临时充任高级官员时称为护理)。

二十三年,擢湖南巡抚,调福建,未任之。

二十五年,擢兵部侍郎,调刑部,寻授安徽巡抚。

时,黄水注淮,凤、颍被灾;而皖南苦旱,又赴灾区赈抚。

后,累迁少詹事。

在官时,考《河南通省志》乘所载有水田处,胪列其水之衰旺,溉田多寡之数,为《渠田说》。

修防之暇,率道厅捐赀造水车,就马营坝北及蔡家楼大洼积水地七千馀亩试行垦治。

初,吴邦庆著《畿辅水利丛书》,道光四年(1824)成书,约四十万字,共收录有七种:

1.《直隶河渠志》,清陈仪著,辑自雍正《畿辅通志·河渠》。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直隶河渠志》(卷一,道光四年刻本)

2.《陈学士文钞》,辑自陈仪所著文集中有关畿辅河道水利的文章,共8篇。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陈学士文钞》(卷二,道光四年刻本)

3.《潞水客谈》,又名《西北水利议》,明徐贞明著,万历三年,即1575年成书。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潞水客谈》(卷三,道光四年刻本)

4.《怡贤亲王疏钞》,辑自雍正《畿辅通志》,怡贤亲王允祥(原名胤祥,康熙帝之子)于雍正三年至八年间,即1725-1730年,主持畿辅水利营田的奏疏9篇。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怡贤亲王疏钞》(卷四,道光四年刻本)

5.《水利营田图说》,辑自雍正《畿辅通志》,清陈仪所著《水利营田》,并参据乾隆《畿辅义仓图》,按照营田所在州县,补图37幅,编为图说。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水利营田图说》(卷五,道光四年刻本)

6.《畿辅水利辑览》,搜集汇辑分散在各种古籍中的宋何承矩、元虞集、明汪应蛟等人的水利奏议、文章,共10篇。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畿辅水利辑览》(卷六,道光四年刻本)

7.《泽农要录》,从《齐民要术》等古农书中,搜集摘录有关开垦水田、种植水稻等记载编成。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泽农要录》(卷七,道光四年刻本)

此外,还收录有吴邦庆自著的《畿辅河道管见》和《畿辅水利私议》二文。

《畿辅河道水利丛书·畿辅河道管见(畿辅水利私议)》(卷八,道光四年刻本)

《畿辅河道管见》,对海河五大水系的四五十条骨干河道,逐一叙明原委和治理方法,末附《书后》一篇,是吴邦庆研究畿辅河道水利的概括总结。

《畿辅水利私议》,是《畿辅水道管见》的姐妹篇,代表了吴邦庆的治水主张和见解,与《畿辅河道管见》合为一卷。

这套丛书,有道光四年刻本。


说说《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朱云锦撰写的《淮水说》之后被王锡祺收录编进了《小方壶斋舆地丛钞》。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为清光绪年间著名的编辑家王锡祺所编辑。

王锡祺(1855-1913年),字寿萱,号瘦丹,江苏清河人。

王锡祺生平喜好舆地游览之书,“闻人谈游事则色然喜,阅诸家记录与夫行程日记,即欣然而神往”“凡山经、地志以至集部诸书,无不泛览”。

据《续清河县志》记载,王氏藏书,达数万卷。

王氏,长于地理之学,终日置身书海,埋头著述。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辑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精装20册,行世。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卷帙繁浩,共12帙,64卷,收录舆地类书篇1200种;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有12帙,不分卷,收书58种;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再补编》也分12帙,不分卷,收书90种。

这部丛书,共36帙,64卷,收书1348种。(补编与再补编,不分卷)

就《丛钞》所收书文的种类而言,堪称清代舆地丛书之最。

这套丛书的辑录资料,大体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来源于专书、地志,如《丛钞》第一帙的《地球志略》摘录于《瀛环志略》卷一《地球》;《丛钞》第二帙的《绥服内蒙古记》,摘录于《圣武记》卷三《国朝绥服蒙古记》内六盟蒙古;《丛钞》第三帙的《雅克萨考》摘录于《朔方备乘》卷十四,《尼布楚考》摘录于《朔方备乘》卷十五等等。

二是,来源于清人文集,如《丛钞》第四帙的《登泰山记》取材于姚鼐《惜抱轩文集》卷十四;《登南岳记》取材于唐仲冕《陶山文录》卷七;《游庐山记》取材于洪亮吉《更生斋乙集》卷八;《游九华山记》取材于施闰章《愚山先生学余文集》卷十四等等。

三是,来源于各种传抄本、稿本,如杨宾的《柳边纪略》,高士奇的《扈从东巡日录》,博明的《凤城琐录》等等。

四是,来源于今已不知所本的各种文献,这些文献原书亡佚后,《丛钞》却将有关内容,保存了下来。

《丛钞》,收录山川水利的文集、稿本资料真是不少,仅简单整理,收录涉及淮河流域方面的内容也有不少,如:

《江苏考略》一卷,清龚柴撰,第一帙第二册;

《安徽考略》一卷,清龚柴撰,第一帙第二册;

《河南考略》一卷,清龚柴撰,第一帙第三册;

《山东考略》一卷,清龚柴撰,第一帙第三册;

《驿站路程》一卷,阙名,第一帙第三册;

《方舆诸山考》一卷,清王锡祺撰,第四帙第九册;

《水道总考》一卷,清华湛恩撰,第四帙第九册;

《水经要览》一卷,清黄锡龄撰,第四帙第十册;

《各省水道图说》一卷 ,阙名, 第四帙第十册;

《淮水编》一卷,清齐召南撰, 第四帙第十册;

《淮水考》一卷,清郭起元撰, 第四帙第十册;

《淮水说》一卷,清朱云锦撰, 第四帙第十册;

《寻淮源记》一卷,清沈彤撰, 第四帙第十册;

《入淮巨川编》一卷,清齐召南撰, 第四帙第十册;

《汴水说》一卷,清朱际虞撰, 第四帙第十一册;

《汝水说》一卷,清冯焌光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山东诸水编》一卷,清齐昭南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会通河水道记》一卷,清俞正燮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浚小清河议》一卷,清张鹏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贾鲁河说》一卷,清朱云锦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运河水道编》一卷,清齐召南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扬州水利论》一卷,第四帙第十一册;

《治下河论》一卷,清张鹏翮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泄湖入江议》一卷,清叶机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高家堰记》一卷,清俞正燮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淮北水利说》一卷,清丁显撰,第四帙第十一册;

《泛颍记》一卷,清彭兆荪撰,第四帙第十四册;

《还京日记》一卷,清吴锡麒撰,第五帙第一册;

《南归记》一卷,清吴锡麒撰,第五帙第一册;

《停骖随笔》一卷,清程庭撰,第五帙第一册;

《舟行日记》一卷,清姚文然撰,第五帙第一册;

《转漕日记》一卷,清李钧撰,第五帙第一册;

《舟行记》一卷,清张必刚撰,第五帙第二册;

《北行日记》一卷,清陈炳泰撰,第五帙第三册;

《北行日记》一卷,清王锡祺撰,第五帙第三册;

《鸿雪因缘图记》一卷,清麟庆撰,第五帙第三册;

《扬州名胜录》一卷,清李斗撰,第六帙第二册;

《真州风土记》一卷,清厉秀芳撰,第六帙第二册;

《山阳风俗物产志》一卷,清吴昆田撰,第六帙第二册;

《清河风俗物产志》一卷,清鲁一同撰,第六帙第二册;

《徐州舆地考》一卷,清方骏谟撰,第六帙第二册;

《河南关塞形胜说》一卷,清朱云锦 撰,第六帙第三册;

《江苏地略》一卷,清马冠群撰,再补编第一帙;

《安徽地略》一卷,清马冠群撰,再䃼编第一帙;

《河南地略》一卷,清马冠群撰,再补编第一帙;

《山东地略》一卷,清马冠群撰,再补编第一帙;

《驿站路程》一卷,阙名,再补编第一帙;

《涂山游记》一卷,清林之芬撰,再䃼编第四帙;

《荆山游记》一卷,清林之芬撰,再䃼编第四帙;

为便于使用时容易查找,并将其书名、著者和帙册,也一并查录如上。

这些资料编入《丛钞》时,一般皆照原书过录,一字不改,也有少数有过改动过个别字句。

该书卷帙浩繁,内容充实,包括地理总论、中国各省和边区形势、抚绥武功、旅行纪程、山川舆地、山水游记、各地风土人情、少数民族风俗,以及当时世界其他各国的山川地理形势、各大洋情况和欧美各国见闻等。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包括正编、补编、再补编三大编。其补编、再补编,范围更广泛,内容更详实,保存了清代相当完整且珍贵的地理资料,是研究清代中外历史地理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部丛书。

注:方壶,传说中的海中仙山。

《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日岱舆,二日员峤,三日方壶,四日瀛州,五日蓬莱。

《丛钞》起名“小方壶”,言所居如神仙然。

舆地,同义复合词。舆,即地。

《周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

《史记·三王世家》:御史奏舆地图。

司马贞《索隐》: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

《丛钞》,自光绪三年至二十三年(1877—1897年),历时二十年始完成。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清光绪十七年(1891),上海著易堂铅印本。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目录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著易堂铅印本。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补编》目录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再补编》,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著易堂铅印本。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再补编》目录

前面有关人物和丛书的介绍是有必要加以前置说明的,以便进一步理解本文主题内容的来源、记载和出处所在。


《淮水说》全文

淮水说

朱云锦 著

淮出南阳府桐柏县,桐柏山下有淮井,淮源从井出。

《水经》谓出胎簪山,即桐柏之支峰也。

东南流经信阳州城北四十五里,至确山县境,又东七十里,至罗山县境,北岸为正阳县境,又东经息县南五里,又东北流百四十余里,经固始县北。

淮之北岸,为江南边方口,自此遂出河南境。

注:1645年,顺治帝改设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即今日之安徽、江苏两省)。

1661年,顺治又将江南省拆成两块,江南右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分而治之。

1667年,康熙将江南右布政使司改为江苏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

在乾隆《清一统志》中,明确了江南省的命名,江苏取江宁府和苏州府之首字而来;安徽取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首字。

此时,安徽、江苏两省共有三个省会:江宁是安徽和江苏共享的省会,安庆是安徽省会,苏州是江苏省会。

1760年,乾隆废除苏州的省会地位,安庆仍为安徽的省会。

方口,地名不详。


《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淮水说》(第四帙第十册)

按:淮水萦回豫省五百八十里。

入淮之水,则有信阳之狮河,罗山之竹竿(竹竿河),光山之寨河,商(商城)之春河(白露河支流)、白露(白露河),商、固(固始)之史曲(史河),各挟山溪陂泽之水,共一百三十六道,竞流奔汇入其中。

又有发源于西平洪、汝二水,上承南阳之潕(舞水,现洪河支流三里河)、滚(滚河)、洪(洪河)、瀙(瀙水,沙河的古称,现称汝河),南接确(确山)、遂(遂平)之吴寨(溱头河,清代亦称吴寨河)、黄酉(黄酉河,又名练家河,源出乐山,即练河之上流也),共带支流六十五道,若江汉之朝宗焉。

《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卷四,同治二年刻本)

至三尖(现固始之三河尖),而淮流更巨。

《水经注图》(杨守敬、熊会贞作)

又东北经颍州城南,又来流十里,而天息山所出之汝水,溢之以鲁山之滍河(滍河,即现之沙河),历伊(伊川)、汝(汝阳)、宝(宝丰)、郏(郏县),统合两岸旁流四十二道。

贯襄城,经叶(叶县)、舞(舞阳),逮郾城,襟带灰(灰河)、灃(澧水)、泥(泥河,现泥河洼)、湛(湛河,即湛水,源出宝丰县东南,经平顶山、叶县,至襄城入北汝河),纳支派十三道,并合于汝,而入焉,谓之淮口(淮口,即古代汝口,现在的洪河口),南岸即霍邱县界。

又东经颍上县南,又东流三十五里,即东、西正阳镇也。则有登封之颍水,长葛之潠水(潠水,也称清潠河),许州(许昌)之石梁(石梁河),旁挟支流一十五道,群统于颍,以入淮,谓之颍口(现在的颍河沫河口,正阳关对面的下游)。

又东六十里,至寿州之北,肥水(东淝河)自南流入焉,谓之肥口。

又东经怀远县南一里,流经荆涂两山之曲,至县城之东稍折而北。

而涡水,挟带睢(睢县。疑指睢水,战国魏所开鸿沟支派之一,故道自河南开封东从鸿沟分出东流经杞县、睢县北,宁陵、商丘南,夏邑、永城北,安徽濉溪县南,宿州市、灵璧、江苏睢宁北,至宿迁市南注入古代泗水)、柘(柘城。疑指惠济河,古称汴河,北宋时曾是中原通向东南的主要河道,自明朝后其流逐断,清乾隆六年,河南巡抚雅尔图,奉命开挖汴河故道,竣工后赐名为惠济河)、宁(宁陵。疑指现大沙河)、鹿(鹿邑)之流,由谯郡(今亳州),至此而入焉,谓之涡口(即怀远县之涡河口)。

又东至凤阳之北,又东流经临淮城北,稍东曰新河口,濠水自南流入焉,谓之濠口(即现临淮关)。

东流八十里,经五河城东南,有浍河、沱河、漴河、潼河自县西北,次第入焉,与淮为五,故谓之五河口。

又东经泗州城南一里,南岸去盱眙县二里,两城相距凡七里。

自昔为淮流襟束之处,则有汴水,根据于荥(荥水,水名,小水。《说文》:“荥,绝小水也;《山海经·大荒南经》:有荥山, 荥水出焉)、郑(郑水,今在郑州市和中牟县境,《隋书·地理志》:有郑水;《寰宇记》 卷9:郑水,一名不家水,源出梅山)、须(须水)、索(索水)、金(现金水河)、京(京水,一名黄水,今,贾鲁河上源。《水经·济水注》:发源京县黄堆山,东南流,名祝龙泉,泉势沸涌,状若巨鼎扬汤,西南流谓之龙项口,世谓之京水。北流注于济水。北宋建隆初,凿渠引京水东流,名金水河)之九水,会归贾鲁,并邀新密之洧水、双洎水十三道,兼清水,经泗州城东,而入焉,谓之汴口(现盱眙县淮河镇位置,今淹淤废)。

《水经注图》(杨守敬、熊会贞作)

宋时,以此为漕运之要冲,自此遂汇入洪泽湖,出清口与黄河会,东则刷黄入海。

南则,入运归江,自发源至入江海处,约皆二千里云。

《水经注图》(杨守敬、熊会贞作)

按:豫省大河之南,诸水伊(伊水)、瀍(瀍水)、涧(涧水,古称穀水,今名涧河),皆入洛以归。

《水经注图》(杨守敬、熊会贞作)

河自此而南,则支流皆汇于贾鲁,汝、颍诸大水。

而诸水,或在豫境,或在江南境,皆陆续归淮,至洪泽湖。

则又受淮之全流,故虽出清口,而分流于江、海。

而盛秋异涨,无岁无之。

《豫乘识小录•淮水说》(卷上,同治十二年文耀斋刻本)

《淮水说》文章虽短,但是淮河干支流的相互关系是比较清楚的。

特别是河南境内的主要支流及其关系,尽量详细提到。

由于受黄河历次侵淮夺淮影响,郑州以下河道历来淤积废浚,变化多,改道多,很难搞得清历史上不同时代的不同变迁。

若不借《水经注图》,恐怕一时也难以说得清楚。

《淮水说》著者朱云锦,游幕河南,受时任河南布政使吴邦庆委托,辑录《豫乘识小录》之际,并收录了自己的《淮水说》,当然要对河南省相关河道的交待的更为细致一点,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这篇《淮水说》总体上还是比较简单,属于粗线条的描述淮河水系的轮廓。

由浅入深,也是渐进了解淮河水系老河道的启迪性文章。

其实,整理资料的过程,也是促使进一步了解淮北平原上的河流水系变迁的过程。

只有更多关注相关文章,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淮河及其支流的变化过程。


来源:蚌埠日报社

策划:朱素贤  

特约撰稿/古籍图片收集提供: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业委员会会员、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防御处原一级调研员 吴旭

淮河今照特约拍摄:安徽省(水利部淮委)水利科学研究院 原院长/正高级工程师 崔德密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